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西游记》读后感_1800字

(2019-08-02 14:28:53) 读后感
  • 高翠兰(名着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
  • 翩翩(浙版《西游记》中人物)
  • 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全集)读后感(3)篇
  • 西游记读书笔记(3)篇
  • 西游记读书赏析(3)篇
  • 《西游记(上)》读后感_800字
  • 《西游记(下)》读后感_4000字
  • 《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全集)》读后感_1300
  • 《西游记》读后感_700字
  • 《西游记》读后感_1300字
  • 《西游记》读后感1800字

    《西游记》,74.4万字

    心心念念,在备读当下几本再写西游的书籍之前,终于又完整地把西游记原著读了一遍。另一缘起来自于十几年前,大概2006年左右,有次去清华参加格非老师的一个讲座,他讲到当时正喜欢看西游记和金瓶梅,看出了很多东西。那时很不理解,不过对格非老师的这话还是留下深刻的印记,心想日后一定要再补一课。兑现这一念,又是十多年。

    人届中年时再读西游,二十多年一个轮回,方知高中时读第一遍所看到的,只是情节皮毛,那时对这经典的厚重,仅获十之半点一点的体味而已。

    这如同我们绝大多数人,二十年前看《大话西游》电影,看到的尽是欢乐和搞笑。而今再看,看到的却是酸楚和泪水。

    经典之厚重魅力,大概就是源自于此。不管你处在什么阶段,你是什么水平,各自的人和所处的阶段中,都总能在里边找到所能为自己理解和感触的,各有不同的那一部分。每个人,都只是在依据自己的阅历,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经验,在创造性地理解、解读和体会经典而已。

    权且将本次阅读时引起关注的部分内容,整理如下:

    1、西游记内容所反映的文化背景,是典型的儒佛道三家的混合,而非单独哪一家。而这种混合,多反映在民间,上述三类国学典籍方面,则相对泾渭分明。

    且不说整个书中,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中直接引用的大量儒、佛、道的文献、诗词,开头这处可谓最为直接:“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这句出在第二章《悟彻菩提真妙理》,须菩提祖师为孙悟空讲道)。

    这种多宗派文化的糅合,也是西游记具备持久的生命力,尤其是在民间得以持久广泛流传的一个原因。由此也可见,经典的成就,与经典本身的包容性有些很大的影响。

    2、西游记的文字,是可以用来说书口头表演的民间语言文学。

    读西游记的文字,让人时时想到《格萨尔王》,何其相似的民间文学作品,如果不是因为故事太长,完全可以不依赖书面的,只是用口头演说就行的。

    另外,书中不少当代民间用语,反映出这本书接地气的方面。比如摘记如下这些词,个别还是以前以为不存在的民间错讹发音,竟然在这里找到了:

    “揭挑”——哥阿,救他救儿罢。不要只管揭 挑他了 。

    “置气、置仇”——置下仇了。

    “口敞”——你这猴儿口敞 。

    “绰”——绰刀在手。

    3、西游记是很凝炼的传统文学艺术,以至于精炼了很多内容。比如花果山上的结拜七兄弟,几乎是略略带过,以至于读者除了知道有这么一节、有个牛魔王,对其他几个结拜妖仙之名、怎么个来头,通通不知。反而是在西游之外,对这些内容产生了很多拓展。

    “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吾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

    这一段是取经圆满之后,如来在灵山与唐僧师徒的对话。金蝉子遭贬的典故,这里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后世围绕于此,又演化出多少故事。

    如上例之处有不少地方,读时皆有发现和体会。

    4、一部西游记,最是真性情,心无所住、了悟法自然的,唯悟空而已。

    猪八戒去花果山劝回孙悟空,一同返程时,猴子要去洗个澡再走。这段文字看着让人感动:

    行者道:“你那里知道。我自从回来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八戒于此始识得行者是片真心,更无他意。”

    菩提祖师与猴王有这段对话,还能看出古人玩文字游戏的可爱来: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

    还有处玩文字游戏的,在玉华州,三兄弟每人认可一个王子做徒弟教本事那节结尾时:

    天王道:“那厢因你欲为人师,所以惹出这一窝狮子来也 。”行者笑道:“正为此!正为此!”读时让人忍俊不禁。

    5、字里行间,在传递着佛道的思想

    (1)行者看道:“妙阿!妙阿!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行者心下顿悟,转身却就变做一粒仙丹。

    (2)菩萨闻言,即着善才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拖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你上那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

    读到这段文字,忽地想到五祖送六祖慧能难逃那一节,五祖要亲自摇船度慧能。多么相似的场景。

    未知何时再得读一遍西游。

  • 高翠兰(名着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
  • 翩翩(浙版《西游记》中人物)
  • 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全集)读后感(3)篇
  • 西游记读书笔记(3)篇
  • 西游记读书赏析(3)篇
  • 《西游记(上)》读后感_800字
  • 《西游记(下)》读后感_4000字
  • 《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全集)》读后感_1300
  • 《西游记》读后感_700字
  • 《西游记》读后感_1300字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