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800字
(2019-08-10 10:07:24) 读后感 -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很值得一读,以母子之间书信对话的形式,给我们展示了一个19岁的孩子与母亲之间的观点的碰撞,然而最后总会在温馨的氛围中和解。
我也处在19岁这个年龄段,对未来迷惘,与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僵,总是不知道如何交流,也许这是很好的一个形式吧,真的很羡慕安德烈有如此开明的母亲,也羡慕母子之间这种直接交流、沟通。
同时在这本书中,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的孩子与外国的孩子相比真的显得好晚熟,不只是身体上的差异,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晚熟,也许有点以偏概全,但是我看到周围的人几乎都是如此,我看到安德烈提到与朋友讨论的是政治,经济之类的话题,然而我们讨论的总是今天吃什么,今天穿什么,或者是明星,似乎对于国家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当然,这与中国的教育机制分不开,上大学之前,我们都是拼命往脑袋中塞考点,期望能够在考试中获得一个好成绩,因此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扎堆在题海中,导致这都成了一种习惯,即使是上了大学依旧保留了的习惯,我们不擅长去发现,更擅长被动的接受,而非主动的去获取,因而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关心国家大事,还有也是因为国家与父母把我们保护得太好,让我们看见的只有美好的,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伊甸园般的世界,因而我们也便失了忧患意识,何谈去关心?
第二个不同的地方大概是中国的孩子是群居的,我们干什么事都是结成队去的,而西方的孩子似乎格外有勇气,敢于背着行囊,独自踏遍世界。当然,在我眼中,这两种行为这并没有好坏之分,因为我们一直信奉的是团队精神,而这,也的确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勇气,西方的孩子,他们自己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因而只能逼着自己成长,因此西方的孩子格外早熟,而东方的孩子懂得合作,对于家庭生活也更加眷念。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