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1300字
(2019-10-05 09:58:46) 读后感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300字
《追风筝的人》卡勒得 胡赛尼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火了很久,我却一直不知道它的出处,直到我看这本书,才意识到,原来带有浪漫色彩的这句话多么的卑微和心酸。这本书也是由三句不同的人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构成,第一句是哈桑说的,第二句是法里德说的,第三句是我说的。
当我为博索拉博一笑,心里默默说着为你千千万万遍去追那只断线的风筝时这场漫长的自我救赎之路终于结束了。它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的了。它没有让所有事情恢复正常。它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只是一个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这与当年的哈桑何其相似,哈桑,那个兔唇的哈桑,那个被贴标签的哈扎拉男孩,那个追风筝的人。甚至,他生下来会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阿米尔少爷,第一个对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而默默承受所有不幸的人,我最后得知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到这里为止,突然想起来席慕容的诗《青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著泪 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作者开头便埋下伏笔,“他会提醒我们,喝过同样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然而,在风筝比赛后,我在哈桑被阿塞夫折磨时选择退缩,事后为自己的懦弱感到深深的愧疚和自责,我感觉无法与他再同处一个屋檐下,于是用卑鄙的手段逼走了他,不久,我和父亲逃亡美国。很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所以,即使我在美国开始了自己新生活,但我对哈桑的愧疚提醒着我,必须回到那去,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也为了让活下去变得容易一些。救赎之路又波折重重,当我踏上这片故土,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过客,喀布尔在塔利班的统治下满目疮痍,我见到了一个皮包骨的躯体伪装成的拉辛汗,我年少时唯一称作朋友的成年人,也得知哈桑死于对我的忠诚,并留下了一个儿子,如今在恤孤院,希望我能够把他带出来,寻找索拉博的过程中,遇到了塔利班(阿塞夫),然后与其打斗,差点失去性命,对于我来说像是得到了某种救赎,心病终于痊愈了。法里德也在这个营救的过程中对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以示对我的宽容。最后,我将索拉博带回了美国。
我们是否知道我们心中的风筝到底在什么地方,人生错过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天空放飞起风筝的那一刻,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