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_1800字
(2019-08-18 10:56:31) 读后感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1800字
\\我在爱情,是怀才不遇\\
\\你是曹衣带水我是吴带当风\\
...
李国华用的好多句子单拿出来看真的都好美,就像林亦含说,如果想象这些话是毛毛对伊纹说的,该有多美。可是那是李国华对思琪说的。
可能也就是因为这个,林亦含在最后还在问难道文学有巧言令色的成分吗,或者还是说文学就是巧言令色的?而她又在前面一遍遍的强调文学是美的,还一遍遍让读者注意,是美的,是有爱的。可是在我眼里,实际上她真的就是用爱来掩饰自己的内心毁灭。
我特别能理解为什么最后她最想问的问题是这个。作者相信好的文字是要发自内心的,但是为什么李国华能如此自然又违心得对她说那么多美之又美的句子,访谈里她一直问。
这是对文学太痴迷,对一件东西太信仰啊。有时想想是不是和\\当一个乐于分享的觉得一件东西太好太好了,于是舍不得把它分享给别人只想自己珍藏\\ 的感情有些相似,太过信仰和太过喜爱。而当太过于信仰某件东西时,就需要承担日后某一天内心世界崩塌的巨大危险。
就好像世界有正面和反面,艺术也一样,爱它就要接受立体的它。可是就是因为她太爱文学了,一遍遍的用不同的方式诉说文学的美的时候,身体和自尊遭受践踏,还要看着原来眼中纯洁的文学好像掺杂着认知里不该有的东西。如果说她不能接受,我觉得说她在对信仰和人性甚至是对和书里美好人生所不同的真正的有污点的生活感到失望后,不知该如何面对更准确。她爱文学爱到了信仰,又偏偏看到了太背面的世界。实际上这也应该是对所坚持的东西获得更全面认知的机会,在书里好像也明白过来什么,可能是那些太沉重了没办法一下子接受过来,所以最后内心坍塌来不及重建,还是没在有人生活的世界上继续做勇敢的英雄。
书里在后来说李师母不能理解李国华为什么那么宠孩子,老是买名牌给她。本来,这个社会的很多人就是用穿的衣服去裁判一个人的,那不仅代表优渥的家庭,还代表有权有势,李国华说他不动有钱人家的小孩就是因为这个,他说\\会很麻烦\\给自己的小孩从小到大穿名牌也是因为这个。
而作者却是一个为\\被老师强暴后还能看见补习班的招牌,人满满的\\而觉得很难过,甚至自责的一个人。她这是不仅对文学爱的太深,对生活友好善良的一面也信的太深,换句话说,就是太善良太善良了。在很多年的不安与思索中,我终于明白,这种苦痛和折磨是心怀正义和善良的人才会遭受的。思琪说\\我宁愿自己是一个十分媚俗的人,宁愿无知也不愿看到世界的背面。\\几年前甚至一年前的我就是这样的,这种感情是在看到世界的背面以后才有的,是因为不知道如何面对貌似没有善意的世界,不知道如何在这样的世界好好的生存,是一种不想失去原本有所坚持的自己,因为那太违心了,违心太痛苦了。于是封闭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自己的情绪通道,而封闭不快乐同时也会封闭快乐,对那些不想要感知的东西拒之门外,其余对所有的感知也会同时麻木。于是看到不公和残忍没有那么痛苦,看到善意和美德也没那么疑问和开心,看花儿绿草天空都没有颜色,世界从立体变成平面,看恐怖片的恐怖前段不会害怕残忍片段不会无法忍受...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切停止生长停止向前,可是心还是备受煎熬,有时黑夜里眼泪还总是不自觉的往下掉。但是因为我没有看到那么背面的世界,也并没有同时承受身体上的伤害,所以在不断的思索和奔走寻找答案以及苦尽甘来后的家人的爱和温暖下,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继续做自己和接受立体的世界的一切的态度。一个TED讲者说,\\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拥抱世界。\\ 我觉得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那句广为流传的话最能形容,\\真正的英雄是在看清生活后依旧热爱生活。\\我觉得这才是真的坚持自我的活着,尽管存在着很多黑暗和不公,但这不是我做恶人的理由;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坚持自我选择相信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不论别人怎么做怎么想。
后来也明白了也没有必要纠结为什么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么那些伤害别人的人活的更好。道貌岸然的人有他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来解释和指导自己,所以他们根本不会觉得愧疚更不会因为什么而感到痛苦备受折磨。而他们建立在别人痛苦身上的狭义的自私的快乐并不能让他们真得到什么,或许都是些浅层的快乐。但是有些人就不一样了,看见不认识的人因为不认识的人发生了不公不幸也会感到难过甚至会自责为什么没有做的更多更好。有时觉得这样不好。但是不是恶才是好的,自责是不好的没有必要的,做自己的行动继续下去是有必要的。
作为女生,不是原罪;美,也不是原罪;心怀善良有所坚持有所信仰,也没有错。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