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无声告白》读后感_900字

(2019-10-22 19:32:01) 读后感

《无声告白》读后感900字

这是一本十分精炼的书,没有多余的描写。表现了70年代中国人在美国受到歧视、性别歧视和万年大同的家庭教育问题等。从这个五口之家的角角落落,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这对夫妻不相配,却又相配,因为他们都专注于失去或未得到的东西,而不关心当前拥有的;都将全部未实现的理想倾注在大女儿身上,而忘了给两个小的分一点关注。
玛丽琳看惯了寻常的人,一心追求独特,当然会注意到茫茫白人中的中国人詹姆斯;而亚裔父亲希望能融入人群,想摆脱被歧视的身份,喜欢上了普普通通的本土玛丽琳。两人追求的不同,却都找到了自己内心的渴望。但这是两条不平行的线,相交于一点后注定渐行渐远。
当玛丽琳发现詹姆斯追求不同的目标,以为对方不能理解自己放弃家庭主妇生活、重返学业的计划,便在未提前沟通的情况下突然离家出走。幼小的两个孩子以为是自己不听话,气走了母亲。于是在母亲怀了小妹妹回归家庭后,莉迪亚就一直小心翼翼讨好父母,戴着面具生活,关闭心扉。母亲将自己的女医生梦压在大女儿身上,对破坏自己成为女医生机会的小女儿忽视不理。父亲渴望融入人群,渴望蓝眼睛女儿融入本土,也自然不会意识到或者不愿意相信孩子们的孤独。大女儿莉迪亚唯一的寄托是哥哥内斯。而内斯一直好好学习,渴望得到父母一点关注。寻求无果的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人生自由的,竟考上了哈佛,终于可以逃离这个失衡的家。
内斯走了,莉迪亚终于不堪重负,失去了这最后一根安慰的稻草,结束了生命。内斯面对警察的盘问,并不愿说出自己糟糕的家庭关系;父母也不愿意承认莉迪亚没有几个朋友。无法直面自己的境遇,自我歧视不认可,更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杰克一直尽力帮助内斯,接近莉迪亚也是一直打听内斯的消息,不断换女友造成花花公子形象,来掩饰对内斯这份不寻常的爱。细想,这份不一般的爱竟是这本书里仅有的人情温暖。
庆幸的是,莉迪亚的无声告白,沉重地唤醒了所有人。
最后,分享一句话:你在成为好孩子、好配偶、好父母之前,你首先是你自己。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