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_1700字
(2019-08-30 17:39:52) 读后感 -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1700字
月亮与六便士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李继宏翻译
“只有诗人同圣徒才能坚信,在沥青路面上辛勤浇水会培植出百合花来。”
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
可是不捡就要饿肚子。
卑微又现实!
全世界都在追逐梦想,斯特里克兰却在追逐他的噩运,被梦想俘虏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噩运。
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他拿起画笔时,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君王!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关于毛姆
本书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人们对他褒贬不一,爱好者和批评者层出不穷。
毛姆生于法国巴黎,受教育于英国。大学攻读医学,因对文学兴趣浓厚,后弃医从文。以戏剧家闻名,可主要的文学成就却在其写的小说上。
幼时因自身的某些小缺陷,遭受了欺凌和折磨,使其养成了孤僻、敏感和内向的性格。
毛姆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在会计事务所做过六个星期的练习生,在医学院习医五年,弃医后创作戏剧大获成功红极一时。一战期间,在比利时火线救护伤者,后入英国情报部门干过“间谍”工作。一生游历广泛,这为他的创作累积了不少素材。
不管文学界对他评价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他的书畅销,一百多年来仍被那么多人翻阅。他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不被批评界承认,却得到无数读者的拥护。
毛姆是个特别喜欢嘲讽的人,他对不喜欢的人刻薄尖锐,对喜欢的人却赞美的很节制。他很聪明,很会把握尺度和分寸。也只有他敢说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们的文笔不好。其实,他是个有着深沉情怀的人,不过是用玩世不恭的毒舌来伪装自己。
关于本书
本书讲诉的是一个有着幸福家庭过着优渥生活的男主斯特里克兰,为了响应内心的呼唤、实现画画这个理想而抛妻弃子,即使沦落到食不果腹、命悬一线也不曾放弃。在经历各种离奇遭遇后,离开了文明世界,远赴南太平洋在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画画,将生命全部赋予在那些画布上,余生疾病缠身穷困潦倒,没卖出去一幅画,他也不愿卖画。在斯特里克兰死后多年却名声大噪,那些生前不被理解的画被人争先追捧,仿佛他天才的绘画可以抵消生前做的所有混蛋事。
斯特里克兰就是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对于斯特里克兰的所作所为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鄙夷又愤慨的。只能说,他的世界我们不懂。
本书所诉故事其实有原型可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其最著名的画作《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 我们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贯穿全书。毛姆赋予的结局比高更真实的结局更符合一个追求极致纯粹的艺术家形象。那些铺满墙壁天花板的壁画,是他灵魂的救赎,是他一生所求,不为成名,不为财富,画笔下的那个世界是他超脱于常人的世界,是极致的真理和情感。转述自文中第三人之口的描述,似乎可以让我感受到那件艺术品直达心灵的魅力,尽管我依旧是一个俗人。这就是艺术品,不懂具体含义,但依旧为之震撼!
谁都有梦想,或大或小,不同于愿望,像藏在心里的白月光。我们常说让梦想照进现实,其实早就默认了“梦想”的高冷属性。
都有梦想,只是念叨念叨,还是心甘情愿为之拼尽全力,甚至为了坚持对抗自己的全世界?
然现实残酷催人老,故少年之气易消散。
所以,我敬佩每一个追求梦想的人。
️愿你前有月亮可奔赴,后有便士可回头。有高高悬挂的理想,也有现实的栖居之所。
【文段摘录】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他不理睬六便士,却伸手追寻触碰月光。
大多数人所成为的,并非是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
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着美德。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有些人年轻的时候只看到天上的月亮,却从来看不到那六便士。现在我们仍然看到天上的月亮,但我们是站在地上仰望到月光。而且当我们的爱情不是憧憬和幻想的时候,却发现被月光照耀的现实也是美好的。只是我们谈起我们的生活曾有那么多的快乐,但在当时却从来都不觉得快乐,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在新的生活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