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_1800字
(2019-09-14 05:38:08) 读后感 -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1800字
历史,习惯用厚重来形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都要分个上下册才勉强写完,更何况是一本融贯古今的人类史。《人类简史》用不到500页的篇幅写成从动物到上帝的整个过程,确实是一本\\简\\史。当从头到尾读完全书,却不会觉得作者将历史写得太过\\简单\\,并足够\\精辟\\。看历史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人名地名事件名太多,一张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加上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足以把人看得晕头转向。但是这本书却跳出了历史类书籍传统意义上的写法,不是简单的记录历史,而是讲述历史,评说历史,观点新颖独特,用另外一个视角去看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每一章都有一个点让人脑洞大开。
(一)\\认知革命\\,是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 人类为什么喜欢吃甜食? -- \\贪吃基因\\ 还记得那些在草原上的日子* 人类社会网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八卦八出来的* 大约45000年前为什么各地的大型动物集体消失?-- 我们(智人)来了这一部分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上面三个问题。这也是我第一次从史书中读到这么不\\严谨\\的观点。作者提出的观点看似无厘头,但看过解析后又让人无法反驳,换个视角看历史,果真有意外的收获。让我们把甜食吃得心安理得,八卦聊得正大光明,再对消失的大型动物说声对不起,没有你们最初的牺牲,也不会有人类历史的发展…(二)\\农业革命\\,是人类史上最大的骗局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质疑过农业革命的正确性。农业革命结束了蛮荒时代,人类开始走向文明世界。但作者告诉我们,农业革命是人类史上最大的骗局?!人类驯化了小麦等农作物,从游牧般的采集生活到依托农田的定居生活,一个个虚构的社会秩序建立起来,因为共同的信仰有了家、族群、村落、国家的概念。但是,农业革命将人类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农田附近,工作时间更长,生存压力更大。又因被驯化的植物种类有限,导致人类的食物种类单一,更容易患病。于是脑海中一直在描绘一幅这样的生活图景-被驯化的牛在人类的鞭子下犁地,农民在一旁驼着背辛苦耕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究竟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驯化了人类呢?尽管以上观点有理有据,但也并非无懈可击,至少在我看来人类无法跳过农业革命而直接进入工业革命,没有农业社会漫长的生产积累和人口增加,更不可能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历史不能重来,人类从进入农业革命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不论对错只能坚持一条路走得黑。(三)人类的融合统一,是成功的秘密这一点倒是毫无争议,历史都遵循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趋势,向着\\全球一家\\推进。最初世界上同时存在着几千种文化,随后人类开始接受同一套政治体系,使用同样的经济、法律、科学制度。可贵的是,现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仍各具特色,求同存异、兼容并包才是当下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物易物\\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一种新的假想 - \\钱\\被创造出来。而维系这个假象的竟然是人与人之间最难的信任!!更具有颠覆性的是如今这种信用体系进一步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我们开始抛弃实实在在的钱、商场等,改用手机支付,网上购物。钱变成了银行账户里面的数字,商场变成了网页图片,所谓的交易、财富积累不过是数字的增减变化而已。难怪说金钱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此外还有顺应\\天命\\的全球帝国,难分善恶对错的宗教信仰,都不单单只是一个简单的构想,它们之间的相互融合统一才是促成人类发展成功的秘密。(四)\\科学革命\\,是智人末日依靠\\人定胜天\\的自信,经济方面人类跳出了\\钱\\的困境,在信用体系下发展壮大;工业方面完成了能量的转换,正式拉开工业革命的帷幕;生态环境方面,人类正在摆脱自然的摆布,通过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技术主动改造自然。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到近乎\\出神入化\\的地步,让人有理由相信人类是无所不能的。未来科幻世界或许某一天真的可能成为现实。但事实上人类现在的确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后遗症,人口爆炸、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珍惜动植物灭绝以及极端天气频发…每一次自然的怒吼都是给人类敲响的警钟,是人类必须正视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人类的贪婪社会才发展到了今天,它就是人类发展的催化剂,加速了发展的进程。但这个过程实在不够光明磊落,每一次发展都伴随着动植物无法预知的灾难,以及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这样便更容易接受\\智人末日\\的观点了,虽然我们并不想承认这一点。
书中还有很多观点、理论值得去深究,其中不乏开脑洞的,有意思的,严肃的…在我看来一本好书并不是要给读者灌输多少知识点,而在于教会读者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读史使人明智\\就是这个道理。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