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1000字
(2019-08-01 19:00:38) 读后感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
五星。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上大学时小宇推荐的,后来还看了电影,好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时的读后感和观后感已经模糊不清了,除了“为你,千千万万遍”。今天再翻出来阅读,心里五味杂陈。作者把人性的劣性像白开水一样平铺直叙,却给读者带来深深的反省,阿米尔说“我从来没有认为我与哈桑是朋友”,真是有种化身到小说中打死他的冲动,他因为哈桑不识字捉弄他,为了得到爸爸的爱他目睹哈桑被阿塞夫强暴而无动于衷,最后又因为内疚设计哈桑偷盗,哈桑和阿里被迫离家。但他最想忘记却始终没能忘记自己的懦弱和自私对哈桑的伤害,以至于后来他把和索拉雅一直没能有孩子也归咎于此。如果没有拉辛汗,如果不是拉辛汗告诉他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他会不会主动去救赎?阿米尔的爸爸,一个小偷却憎恨小偷的人,当初对妻子对阿里对阿米尔对哈桑犯下的恶行让他对社会对穷人有了真正的善行,拉辛汗说那是真正的救赎。阿米尔和他的爸爸拥有拉辛汗这样的朋友,是何其幸运。哈桑,正直善良忠诚,为阿米尔千千万万遍,对抛弃她的母亲放下怨恨让她安度晚年,对妻子孩子爱护有加,当拉辛汗告诉他阿米尔爸爸离世拜托他回来共同守护阿米尔的家的时候,他义无反顾,拉辛汗让他住客房,他说阿米尔老爷回来会怎么想呢,他仍然要求住在多年前的小房子里。还有阿里,他是不是一直知道哈桑不是自己的孩子却仍然视如己出?就连莎娜芭最终也找到了回家的路。除了塔利班的阿塞夫,书中的人大都找到了通往人性的路,包括孤儿院的院长,是呀,除了舍弃一个保住大家他有什么办法呢。法里德,他是除了哈桑第二个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的人,他善良正直愤世嫉俗打抱不平但也只是社会喽啰改变不了任何东西。我在想,如果拉辛汗告诉阿米尔的抚恤院存在,阿米尔真的就把索拉博放在那里自己回美国了吗?拉辛汗真的是智慧,对阿米尔而言应该是真主的化身,从小时候对他的鼓励理解到后来一步步指给他自我救赎之路,总是给阿米尔的生活带来光和方向。我喜欢这本书,每一个出现过的人都有血有肉,坏透的阿塞夫,好到极致的哈桑,有善有恶的阿米尔,睿智的拉辛汗,会犯错的阿米尔爸爸和莎娜芭,正直的法里德,坦诚的索拉雅。。。每一个,都是代表着不同的人性,人本有善恶,大善大恶小善小恶,劣性可以战胜善性,但愿最终善性都可以战胜劣性,都能够自我救赎。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