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读后感(3)篇
(2019-05-17 02:43:31) 读后感 -
作者:加瑞尔·萨维
那些在艰难时刻陪伴我们的人,就是照进我们生命里的光。这是一个关于勇气、陪伴和如何认知这个世界的故事。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安娜只有七岁,但更坏的消息是,安娜的父亲被德国人带走了。在安娜艰难无助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神秘的“燕子男”。他像安娜的父亲一样能说多国语言,甚至还能和燕子交流。他向安娜表演了一个奇迹,将燕子引落在自己的手指上。这个神奇之举让安娜忘记了悲伤。燕子男决定带安娜离开,行走在被战火摧毁的原野上,躲避战争,并陪伴安娜慢慢长大。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读后感 第(1)篇
如果不是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来叙述,将是一个无比悲惨痛苦的故事。一个突然失去父亲的孤女跟着一个陌生的神秘男人远离人群,在森林湿地中徒步穿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被找到。真正是风餐露宿,而且一走就是好几年。且不说饥饿寒冷,疾病疲劳,光是狼和熊的战争,就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贝尔先生能坚持几天。
可是现在,这个故事却以温暖美丽童话般的样子呈现,7岁的女孩就在穿行中成长,陪伴她的是一个个用语言构建的饱含人生智慧的故事。最快乐的时光应该是三人行的时候,被两个善良的男人一起呵护的孩子,哪还记得什么饥饿和辛苦。一个给她安全一个给她快乐,孩子要的的幸福不过如此。她就是那只濒临灭绝的美丽的鸟,男人用尽全部智慧苦苦守护,只为彼此的陪伴,驱散孤单和绝望。“女儿不能没有爸爸,爸爸也不能没有女儿。”
然而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走不到尽头的路。战争无法逃避,孩子总要长大。终于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拯救爸爸了,爸爸则用自己为孩子交换了一个新大陆。彼此所付出的代价都不必说也都明白,新大陆也许仍逃不过战争,但是,只要能够活下去,再长的黑夜也终将迎来曙光,而那些曾经相伴的日子那些故事筑成的城堡那些在行走中传授的智慧都将永远守护着孩子的心灵,免受孤单绝望的侵蚀。
爱,陪伴安娜穿过漫漫长夜。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读后感 第(2)篇
没想到燕子男会和安娜分开。可这也是必然吧。在一起总会分开。
不管燕子男到底是什么身份,可是他对安娜来说就只是他。
战争让他们两个走在了一起。
开始是安娜跟着燕子男,但是何尝又不是燕子男想让安娜跟着呢。他们互相陪伴,互为生命。没有燕子男,安娜会死。没有安娜,燕子男恐怕也不能度过这无尽的战火和黑暗。
燕子男为了安娜打破自己赖以生存的原则接受了陌生的希塞尔先生。安娜为了燕子男的药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药店的老板。他们互为生命。可是啊,燕子男还是把安娜送走了。也许他觉得安娜长大了,觉得这样对她更好。可是他不知道,安娜早已离不开他了。
船夫带着安娜去了一个未来,也许充满光明,可是那对安娜来说,只要没有燕子男的未来,那又怎么能叫光明呢?既然你陪我穿过了漫漫长夜,那又怎么能看见光明就放开我的手呢?不管你还是不是你,可是我还是我。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读后感 第(3)篇
个人比较喜欢的一本书吧。故事背景应该是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波兰,小女孩安娜在失去父亲后流落街头,碰到了生命中重要的燕子男。燕子男因为某些缘故(安娜像自己夭折的女儿?)而收养了安娜,之后开始漫长的父女组合逃亡生活。燕子男是一个看似极端理性和冷酷的人,但内心依然充满了对安娜的温柔,会用童话“寻找濒危鸟儿”这种理由来给予安娜逃亡生活的使命感,甚至为了安娜救下了毫不相干的犹太人希塞尔先生。希塞尔先生同样令我记忆深刻,这么一位幽默漂亮的乐手,为安娜枯燥紧张的逃亡生活带来了诸多欢乐,但固执善良的他最终在离开理性的燕子男后迎来了死亡的宿命,也是令人感慨不已。最后一段燕子男发疯的情节我实在是不喜欢,似乎有前文理性而有规划的人物设定冲突太大,如果是为了给安娜一次报答燕子男的机会,何必要用这种令人难受的方式...n最后安娜和燕子男分开了...最终依然没告诉我们燕子男的真实身份,安娜去了哪里也没有透露,罢了,反正我也不反感开放式结局,战争之下,又能有多少美满结局呢?n漫漫长夜,有你陪伴,便有生的希望。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