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读后感_1600字

(2019-08-14 18:57:57) 读后感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读后感1600字

花了一个星期多一点终于看完了《曾国藩》这本书,提起曾国藩,最早知道他是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上,当时就感觉他是杀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洋务运动的推动者,后来随着看的书,接触的人,慢慢的对曾国藩又更多一点的理解,很多人都都称他是“伟人”,晚清中兴之臣的四大功臣之一,之前一个朋友还送了一套他的书,至今也没去翻看,前一段再次看白岩松的《白说》的时候,看到又提到曾国藩,对曾国藩资质平平,最后却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征服无数人的心,突然就来了兴趣~

其实书的前半部分,我并不怎么喜欢曾国藩,湘军筹建初期感觉他只是有学问,并不是大将之才,而且每次亲临前线总是溃败,而且溃败后就想寻短见;他手腕权术、对弟弟曾国荃的贪财的行为进行了选择性忽视,可是后来发现,他比较识才,也就是众人眼中的伯乐,看人特别准,只是除了他为四个女儿挑选的女婿都是败笔。

读到很多细节凸显出曾国藩的各种品质,如行走坐卧的标准就坚持了20多年,不可谓不坚毅。应该说曾国藩是个地道的封建礼教的卫道者,为了国家一辈子殚精竭虑,他拥有渊博的知识,高瞻远瞩,但却被封建礼教,文士之名所束缚。但人无完人,也许正是这样的描写,才让我觉的作者笔下的曾国藩才是一个鲜活的人,而非神。

本来在家丁忧,不料太平军横行,曾国藩感觉到机会来了,感觉到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开始筹建湘军,攻破了安庆,攻破了金陵,洪秀全死了,李秀成被俘了,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实现曾经奋斗多年的结果,可是又得到了什么?皇帝跟太后不信任,满清贵族又忌惮,霆军哗变……

这就像我们生活一样,自己曾经夜思梦想的目标,经过多年努力之后走到了那一步,却发现并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心情应该有些复杂吧,或许最美的应该那一路风景……

感觉石达开、李秀成、韦俊只不过运气差了点,但就像康禄一样,并不能影响他的伟大,都是个人才,是个汉子,只能说生不逢时吧,有点惋惜……

看到书中康福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忍不住的想哭,曾经曾国藩爱惜康福的才,曾经康福敬重曾国藩的能,如今却已这样的结局告终,康福对自己曾经奋斗几十年得到的并不是当初设想,对曾国藩的“残忍”、“背信弃义”的失望,最后的重点是要回那副祖传的棋子,而曾国藩对康福的反应深有遗憾,但康福还活着就是对他最大的安慰。

在天津教案冲突中,我能理解当时曾国藩所谓的委曲求全之策,好多人认为他卖国,可是这问题的根本所有是国弱,就像大概98年还是2000年的时候我国驻南斯拉夫的大使馆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炸毁之时,不乏血性之人,但我们也并不没有二话不说就开打,可能那些国家巴不得我们那样去还手。其实在曾国藩看来在处理天津教案的时候,自己名声扫地,千夫所指,万人唾骂,最后他虽然内心痛苦挣扎,但也只能走委曲求全,没有把我们放在那样的环境中做抉择,我们就莫去怪他,最近特别喜欢庄子的那句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曾国藩几次处在人生谷底的时候,其实自古到今都一样,当你落拓的时候,周围很多人可能都会鄙视你、诋毁你、诽谤你,甚至连只“蚂蚁”都想踩死你,晚上跟朋友一起聊天的时候还在阐述我这观点,一直安慰了自己好多年:当所有的人都不相信自己的时候,要学会为自己鼓掌;当别人都在夸赞自己的时候,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哈哈,正是这种打不死的心态,让自己成为了一个不倒翁。

可能每次难以支撑的困难,都是黎明前的黑暗,每次在曾国藩绝望到极点的时候,却总能迎来转机,或许我们会说他运气好,还是那句古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像最近的工作中,感觉那件事彻底没戏了,却突然解决了,这可能也是运气,但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自己笃信这句话,也是这次看这本书最大的一点收获。

突然想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发自内心的快乐,可能读一本书也不会让我的工作能有多大起色,生活有怎样的改变,但突然发现读书让自己内心更有力量,突然想为自己的坚持感到满心的欢喜~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