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父如子》读后感_1300字
(2019-08-13 17:51:12) 读后感
《如父如子》读后感1300字
什么时候一个父亲能够真正成为一个父亲呢?是从怎样的一刻起,一位父亲能够真正撑起“父亲这个称号”呢?”——是枝裕和
“有些工作只有我才能做”。当良多充满优越感地对大熊解释没时间陪孩子的原因时,而大熊微笑反问“为人父也是你非做不可的工作,不是吗?”
是的,为人父母本身就是一个职业,是世界上唯一不用通过岗位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的职业。没有人告诉我们该怎么样去做一个称职的父亲,特别是你还有多重身份的同时,财力的支撑和情感的陪伴,说到底是一个时间分配的生活平衡问题。很多人在处理这些上都无法合理的去拿捏这个度。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很多评论基本是差评主人公良多不是个称职的父亲,伟大的事业,自以为是的骄傲,自信又笃定的一切都是他华而不实的装饰。整日忙于加班,生活已被工作填满,跟妻子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连玩具都修不好,不愿陪孩子露营放风筝,不愿和孩子一同洗澡的人,又有什么资本骄傲呢。?似乎那句“我很忙,我都是为了这个家”已经成了很多留守妻子埋怨丈夫的借口。“缺失的父亲,埋怨的母亲”成了很多现代家庭不该有的模样。
相反对于爱占小便宜的大熊,却一直在用一个宽广的博大的胸襟包容着一切,他知道孩子就是时间,也用行动证明了“为人父也是非你不可的工作”,无论是庆多还是瑠晴,他都让孩子知道“陪伴才是为人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我很幸运也很自豪,我有一个像大熊这样的父亲。从小生活在一个不怎么富裕但能自给自足的温馨家庭里,妈妈从小教我识字,爸爸教我数数,讲历史故事,晚上经常一起坐在天台上看月亮数星星讲他那一代人吃的苦和童年回忆。相比别人家严肃的爸爸,我的爸爸很温柔,虽然小时候不像有钱人家的孩子要风得雨,却一直是他们捧在手心上的明珠,竭尽全力给了我最好的。
虽然这样错抱交换孩子的套路是国剧一直以来的热门题材,没想到真正看到文字的时候,也能让你泣不成声。主人公们在得知跟自己朝夕相处6年的孩子居然不是自己的亲骨肉时,对两个家庭来说无疑是心如死灰。让人忍不住心生困惑究竟是血缘关系重要还是朝夕相处的情感重要?一边是自己的亲骨肉,一边是和自己朝夕相处了6年的孩子,换做是你,该如何抉择?
许多感情你或许可以理解,但不能身同感受,琉晴或庆多,于良多来说也许只是血脉的传承延续,但于庆多而言,良多和绿却是他的全世界。
大人们可以很随便的在血缘关系或者情感关系里做着选择,却不曾问过孩子的真是感受。
从彼此决定交换的前天晚上起,良多说,“你要喊大熊和由佳里爸爸妈妈”庆多问“这是任务?” 良多“嗯,任务。”庆多“到什么时候?”良多“还没定”到最后良多卸下包袱,抛开血缘关系,什么都不想,只想找回属于他的庆多时。那句“庆多,任务已经结束了”。当意识到孩子也在注视着自己的同时,那一瞬间,便懂得了什么是《如父如子》。这世界上并不是只有血缘一种亲情,那些无数个日夜的陪伴已经无形中超越了血缘的羁绊,渗透进彼此的生命中去了。
也许就像阿根廷常驻代表功必扬所说“我从小到大极少哭,唯独在家庭当面总能让我泣不成声”。我就是~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