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_1600字
(2019-08-08 05:36:20) 读后感 -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1600字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观察2.感受3.需要4.请求
·了解自己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可以向他人明确提出自己的请求——表达自己
了解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可以明确自己是否愿意满足他人的请求——倾听他人
@观察
·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异化的沟通方式:道德评判、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
·不区分观察和评论,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克里希那穆提
·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观察≠评论,感受≠想法,请求≠要求、命令
@感受
·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使沟通更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
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需要
·需要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一种要素是否被当作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情感的奴隶️面目可憎️生活的主人
@请求
·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不是请求他人不做什么。
·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让我们想想,如果我们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对别人来说,就更难了!”
·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非暴力沟通是否有用,并不取决于她的“请求”是否能得到满足。
@请求反馈“我说的意思清楚吗?”
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
·当对方给予反馈,表达我们的感激。
如果对方不愿反馈,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了解他人的反应: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对方正在想什么、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集体讨论,目的、讨论是否能够满足每人的需要、反馈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倾听
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
急于了解他们的请求或表达自己,就会妨碍这个过程。
当对方得到充分的倾听,(a)我们将体会到气氛变得轻松;(b)他会停止谈话。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声地提出请求(3)换一个环境。
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
别人生气时,要倾听,不要说“但是”。
我们不知道倾听的时候,拥有着把人变成恶魔的能力;当我们学会了倾听,便拥有了与恶魔沟通的能力。
倾听亲人也许极为困难。
倾听有赖于我们体会他人的能力。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培养对自己的爱。
失误揭示我们的局限性,并引导我们的成长。
@和自己对话、认识自己
让我们的行动基于对生命的爱,而非恐惧、内疚、羞愧或义务。“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
1、清单: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
2、在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3、“我选择做_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_。”
(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
充分表达愤怒
生气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想法——对他人的评判和指责。
我们将会有意识地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表达愤怒的步骤:1.停下来。呼吸。2.留意我们的指责。3.体会我们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练习把每一个指责都转化为尚未满足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认为,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那是因为他不够成熟。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
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对我们有益的行为)
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