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卡拉马佐夫兄弟(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_1700字

(2019-08-18 20:29:45) 读后感

《卡拉马佐夫兄弟(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1700字

你留不住天使,也锁住恶魔。但,你知道吗?最后,天使与恶魔终幻化成一物,而它便是最后的你。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读起来很不轻松的书,但译者必须千方百计让人读下去,而且尽可能读懂。许多读者知道这是世界文学的一座高峰,一颗明珠,但尝试阅读又半途而废的大有人在。”这段话节选自本书译者荣如德老先生的译文序。之所以把这段话放在了我这篇感悟的开头,是因为阅读的整个过程中我都没有忘记过这句话。

《卡拉马佐夫兄弟》确是本比较难读的书,但是,倘若你可以采取抽离与联想的办法,将书中的暗喻幻化成自己可以理解的事物或是场景,那么你会惊叹它给予的哲学信息量庞大无边。也许研究人性,一本《卡拉马佐夫兄弟》差不多也就够用了。

本书的阅读,从开头起就给读者设计了阅读障碍,因为它是从宗教信仰的辩论开始的。大段大段宗教论述让本就猜不出故事走向的读者摸不到脉络,从而促使本就勉强鼓起勇气准备把它啃完的读者望而却步,终止继续阅读了。倘若果真令我猜到了一二,那么真是太可惜了,因为,一切的精华才刚刚开始。

如果我的这篇阅读分享可以帮助大家跨过一些晦涩的阅读障碍,从而完成全本阅读的话,我想这将是我写下这篇书感最想收获到的果实。

方法一:“别把故事当成故事”
我们惯性的小说阅读思维是在整个故事的阅读中,将自己作为故事的主角,然后随着情节去感知作者全部感性以及理性的给予。但是,在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则是把自己看成自己,也就是不随着故事里的人物走,而是把故事中的方法论拿出来安在自己的身上去理解其中的道理。你若问我,为什么这篇小说可以这样去想,我会说,因为哲学可以解释万物,而且经久不衰。每当遇见不理解的情节时,觉得它的出现违常理时,你要准备跳脱出来。其实,一切你读到最后都会明白,原来,存在即是合理,没有违与不违一说。这样不停与自己比对的收获是,你不仅接受了这个故事,可以继续阅读下去,更重要的是你也许会想明白很多曾经想不明白的事情。我就是在“老二与老三在酒馆里争辩”的那一场论述中,想清楚了自由。自由,从不绝对。这是我现在对它的领悟。
方法二:“适应俄式对话”
许是地域文化的差异,所以,本书的对话读起来,你总会觉得有些啰嗦或是不可理解。因为它常常会出现所问非所答的对话。但是,我总觉得,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因为小说的逻辑混乱,许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俄国的交流习惯。就仿佛,英国人总是要谈天气,中国人总是要谈饮食,美国人总是要谈权利一样。因为不懂,所以不解,然后排斥。如果这样的思维模式成为了一个人成长的循环,那么我想,这个人一定不会成长的太好,因为,人要学习适应而绝非逃避。试着慢慢接受,也许你就不会心生强烈的反感了。
方法三:“跳跃”
这是我最不愿意说出的方法,因为本书的故事进程虽说缓慢,但是也的的确确是环环紧扣的,只有完整阅读才会收获到作者最大程度的给予。但是,倘若你真的无法度过大段的哲学思辨,那么,就跳过吧,之后随着情节走,走到第十章,就会轻松很多了。但是,我依旧衷心的希望大家可以完整阅读。

关于阅读此书的感悟,在此,我只能留下一点点,因为太多的感悟我尚未整理完整,又因为,很多感知只能意会不知如何言传。

每个人在刚刚诞生的时候,都是一个天使,干干净净的,向往着人世间一切的纯真与美丽,所以一个人的童年就会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这个人世界观养成的开始。童年的温暖与善良是我们日后修为自己,控制自我的一柄遥控。如果童年的记忆中留下的善多,那么成人后,我们自我管控恶的能力便会强一些,反之亦然。我们慢慢长大,恶魔也随着我们成长起来,心中的恶魔谁都有,谁也避不开,所以,这个世界上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好人与坏人。每一个做坏事的人,不论他是如何一脸泰然,内心都曾有过因自我谴责而产生的煎熬。因为,谁心里的天使也没有死去,天使从未离开。

你问我,如何洒脱?我说,哪有洒脱!因为,天使与恶魔同在,它们抗衡一世,终无胜者与败者。

这是一部难读的好书,记得去读,无论是在你人生几何时,它都会予你帮助的。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