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新世界(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_700字
(2019-09-21 08:26:33) 读后感 -
《美丽新世界(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700字
在看完《美丽新世界》正文之后想重点聊一聊“野人”所代表的意向,但赫胥黎在文末的论文探讨的书中对文明社会的设定更加引人入胜,不配最后的这篇论文一起吃这本小说是不完整的,通过论文这篇故事不再是单纯的反乌托邦小说,而是赫胥黎从极端人口论对未来世界的预言。
从论文和故事中对赫胥黎秉持的怀疑论思想可见一斑,人口爆炸到心理控制都是假设出最极端的条件再进行社会学方面的推想。
再将目光回到正文,莱妮娜代表的是新世界中被彻底洗脑的臣服者,用赫胥黎的比喻来说便是将自由献于独裁者脚下的渡渡鸟(然而放弃自由的权利甚至可以回溯到出瓶之前)。无意识洗脑、基因控制、环境控制等综合因素组成了一条完美的控制链。但若说书中独裁者的统治链多少存在小说情节性的过度极端化,但娱乐至死的生活态度对本世纪不断向未来进发的人们来说却是残酷的现实主义。大众可能不会再为面包向独裁者献出自由,而会为娱乐向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五体投地的朝拜。
赫胥黎没有料到的是现代社会的苏摩不再是内服的至幻神药,而是外用的电子产品。细想之下两者皆有异曲同工之处——立时进入另一个虚拟感官世界。
On the other hand,我也不同意野人的存在是完全树立了崇高与堕落的对比,反而我认为野人的行为也是赫胥黎用来讽刺纯粹清教徒刻奇的手法。从要求完成十二样丰功伟绩的形式来赢取美人芳心到鞭打自己无意义的自苦,清教徒对净化精神的理解完全是无意义地形式主义。
综上,美丽新世界与1984的两种世界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理性的角度来说美丽新世界中的架构起的整个世界观更令人毛骨悚然的原因是,比起“老大哥在看你”的极端极权,一个由苏摩控制的完美社会更容易实现,甚至已经悄然实现了。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