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老舍作品集(全二十一册)》读后感_1100字

(2019-08-15 05:52:59) 读后感

《老舍作品集(全二十一册)》读后感1100字

四世同堂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在我看来,是继红楼梦之后中国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包括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阎连科的作品,大刘的三体,也无法相提并论——大刘的三体更像是由一个个数学公式模型推导出来的小说,他的每一个人物更像是模型参数变量,而不像老舍先生笔下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即便是巴金先生的家春秋也难以望其项背。因为巴金先生讲到的只是与旧文化的决裂,而抗日战争则把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于任何一部摆立场、树国威的小说,老舍先生从家这个文化意象出发,赋予抗战史以不同的内涵,最终完成了从中国文化向人类文化、从小家向大家嬗变的过程。这部伟大的作品给我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我小时候一直以为只有悲惨世界才是最伟大的史诗小说。但现在看来四世同堂不亚于悲惨世界。在人物刻画方面,甚至乃有超之。读四世同堂,不仅是一部抗战悲惨史,而且是一部抗战成长史,只有读懂了四世同堂,才能读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要求和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甚至才能理解为什么以后我们会发生那么多的极端事件包括老舍先生之死。这是具有前后因果联系的。这种悲剧的种子,其实就埋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逻辑中,因而也必然是这种逻辑的历史结果。所以有关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二战前后的全球民族独立运动,在逻辑上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因而呈现出历史的某种必然性。但是必然性并不代表正确性。由于中国人没有实证和规范相分离的传统,倒是顺势而为的传统易式辩证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经先验的认定必然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对的。所以中国人总是习惯于循环论证。尽管老舍先生在小说中把科学家描绘成了汉奸,可他并不懂科学精神,更不明白科学精神的缺乏会对这个民族造成怎样的后果,会对他本人造成怎样的后果,——这是本书一个缺陷。至于汉奸脸谱化、简单化、大段的论述那些都还在其次。因为长篇小说总是介于思想和文学之间。应该由着作者的性子来,而不能全由着读者的性子来。四世同堂大概是我除了红楼梦之外,做批注最多的一本书。倒不是附庸风雅,而是通过这本书与老舍先生亲切对话和向老舍先生学习,实在忍不住击节赞赏。我希望我能读懂老舍先生,做他精神上的挚友,尽管我很难超越他,但我觉得这才是老舍先生对每一个读者所期待的。至于先生有没有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那是沽名钓誉,无事闲聊八卦的人才关心的事情。有之不足以扬先生之名,无之不足以损先生之煌。老舍先生永远是伟大的人民艺术家。只有人民艺术家这个称号才最符合老舍先生,老舍先生一生都与人民大众融为一体。但是我同样要指出,老舍先生的精神永远是独立的。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