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适谈读书与做人》读后感_2300字
(2019-09-05 00:41:51) 读后感 -
《胡适谈读书与做人》读后感2300字
胡适谈读书与做人
◆ 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读书无捷径,是没有什么简便省力的方法可言的。
读书的习惯可分为三点:
一是勤:勤苦耐劳是成功的基础,做学问更不能欺己欺人,所以非勤不可。
二是慎:遇事不肯轻易放过,旁人看不见的自己便可看见了。
三是谦:态度得谦虚,自己万不可先存一点成见,总要不分地域门户,一概虚心的加以考察后再决定取舍。
>> 青年人要读书,不必先谈方法,要紧的是先养成好读书、好买书的习惯。
◆ 读书
>> 不过我以为读书三点是不够的,须有四到,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 总之,读书要会疑,忽略过去,不会有问题,便没有进益。
>> 手到的功用。我常说:发表是吸收知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吸收进来的知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
>> 宋儒程颢说得好:
须是大其心使开阔:譬如为九层之台,须大做脚始得。
>> 博学正所以“大其心使开阔”。
为学要如金字塔,
要能广大要能高。
◆ 谈做人
>> 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最伟大的人格,像耶稣孔子等。立功就是对社会有供献。立言包括思想和文学,最伟大的思想和文学都是不朽的。
>> 一句好话可以影响无数人,一句坏话可以害死无数人。这就给我们一个人生标准,消极的我们不要害人,要懂得自己行为。积极的要使这社会增加一点好处,总要叫人家得我一点好处。
◆ 略谈人生观
>> 一个人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器,使自己有了足够的知识、能力与感情之后,才能再去为别人。
>> 我说的社会宗教,乃是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有此种观念,就是三不朽:立德,是讲人格与道德;立功,就是建立功业;立言,就是思想语言。
◆ 人生有何意义
>>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 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所用非所学,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与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
>> 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一面要保持我们求知的欲望,一面要保持我们对于理想人生的追求。
>> :第一要寻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
>> 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
>> 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
>> ,我们要想生活不苦痛或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业余的兴趣,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使我们的剩余精力有所施展。
>> 第三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你总得有一点信心。
>> 我们要收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的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该有的信心。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 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 新生活——为《新生活》杂志第一期做的
>> 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
>> 一个人做的事应该件件事回得出一个“为什么”。
我为什么要干这个?为什么不干那个?回答得出,方才可算是一个人的生活。
◆ 少年中国之精神
>> 现在青年的四种弱点,都是很可使我们反省的;他的意思是要我们少年人:一、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二、不要妄想凭借已成的势力;三、不要虚慕文明;四、不要好高骛远。
>> 少年中国的人生观
>> 第一步便须有一种批评的精神;批评的精神不是别的,就是随时随地都要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
>> 第二须有冒险进取的精神。
>>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我们要做一个人,岂可贪图自在
>> 第三须要有社会协进的观念。
>> 社会是有机的组织,全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全体,社会的活动是互助的,你靠他帮忙,他靠你帮忙,我又靠你同他帮忙,你同他又靠我帮忙。
◆ 信心与反省
>> 一切创造都从模仿出来
◆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 勤谨和缓
>> 勤,就是不偷懒,不走捷径,要切切实实、辛辛苦苦地去做。
不要偷懒,一点一滴地去做。
>> 谨,就是谨慎,不粗心,不苟且。
写字,一点、一横都不放过,不要以为这是小事情,做事关系天下的大事,做学问关系成败,所以细心谨慎,是必须要养成的习惯。
>> 和,就是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要虚心,要和和平平。
什么叫作虚心?脑筋不存成见,不以成见来观察事,不以成见来对待人。无论对事、对人、对物、对问题、对真理,完全是虚心的,这叫作和。
>> 缓,这个字很重要,缓的意思是不要忙,不轻易下一个结论。
>> 如果没有缓的习惯,前面三个字都不容易做到。譬如找证据,这是很难的工作,如果要几点钟缴卷,就不能做到勤的功夫。忙于完成,证据不够,不管它了,这样就不能做到谨的功夫。匆匆忙忙地去做,当然不能做到和的功夫。所以证据不够,应该悬而不断,就是姑且挂在那里,悬而不断,并不是叫你搁下来不管,是要你勤,要你谨,要你和。缓,就是南方人说的“凉凉去吧”,缓的意思,是要等着找到了充分的证据,然后根据事实来下判断。无论做学问、做事、做官、做议员,都是一样的。
—— 摘抄于2019.05.07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