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读后感_2400字

(2019-09-06 03:46:04) 读后感
  • 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读后感(3)篇
  • 《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读后感2400字

    书名 如果改为 《如何让你的生活更快乐》 我想可能会更加畅销,并且也更符合 书中内容。当然不管怎么样,能够阅读到此书的你,一定是幸福的。这本书就是教你如何提升人生幸福感的书。
    此书算相见恨晚系列,它从工作,友谊,家庭,兴趣爱好等几个方面解释说明了,以上因素对你快乐生活的影响。 下面,我就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享。
    友谊的价值
    朋友可带给人十分正面的体验与感受。有朋友相伴的人会表示,他此刻快乐,而且显得敏锐、振奋、好相处,并且有强烈的动机——青少年尤其如此,七八十岁的退休老人也不例外。友谊对人生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低估,如果身旁有个人愿意听你诉苦,给你情感上的支持,你的生活品质一定会大幅提高。根据全美调查,遇事若至少有五名可以相互商量的朋友,这种人“非常快乐”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出六成。
    最优体验与感受通常出现在朋友相伴之时,青少年尤其如此,即使年届银发阶段,这一点仍然不变。一般人在和朋友相处时,不论做什么,快乐程度及动机都比平时明显。即使是独自或与家人共同从事都感兴趣的事,如看书、做功课、整理家务,若换成与朋友一起进行,就会变得兴致盎然、津津有味,由此不难看出其中的道理。
    友谊应该带给双方益处,也不应具有外在约束,导致一方遭受剥削。理想情况下,友谊永不凝滞,它能带给我们崭新的情绪及知识的激励,不致枯燥或淡漠。我们会和朋友一起尝试新事物、新活动或冒险,并发展出新的态度、想法及价值观。
    许多心流活动固然会带给人莫大的乐趣,但因挑战性为时很短,乐趣也持续不了多久。在人的一生中,朋友反倒能带来无止境的激励和鼓舞,让我们的情绪及知识得以不断受到磨炼。
    当然,这种理想状态并不能屡屡实现。有时友谊不但无法刺激我们成长,反而令你的自我形象停在定点、永不前进。举凡交浅缘薄的青少年团体、郊区俱乐部、咖啡聚会或专业性组织、酒友等,都是不必费力即可加入,因而使人产生一份慰藉感。
    孤独对快乐的影响
    对于未受教育、贫穷、单身或离婚等资源较少的人而言,孤独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些人处于群体中时,通常不会出现病症,只有孤独时才会产生异状。凡被诊断患有长期忧郁症或饮食机能失调的人,只要有人相伴或全心投入一件事,便与健康的人无异。但当他们孤独无伴且无事可做时,心中便会充满沮丧的念头,意识逐渐紊乱。事实上,同样的情形也会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只不过程度较轻微。
    其中的道理在于:当你必须与旁人打交道时,即使对方是陌生人,你的注意力仍会因外在需求而集中。旁人的出现为你带来目标,并提供回馈。即便是最单纯的互动,如询问时间,也是一种必须发挥人际互动技巧的挑战。所有一颦一笑、语音顿挫、态度举止,都是你在街上拦截生人、礼貌问话所不可少的技巧。若互动更加亲密,技巧及挑战的难度也会直线上升。由此可知,人际互动具有许多心流特征,需要你不断投注精力。相反,当你无人为伴、无事可做,心念自然无须集中,此刻的你只好胡思乱想,甚至大钻牛角尖。
    所以,一个社交匮乏的人,其快乐程度一定不如社交丰富的人。后者对痛苦的感受程度被分散了。
    家庭对快乐的影响
    事实上,家庭对度过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其获取快乐的程度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高。具体说,父亲与子女相处时,常出现正面情绪,五年级以下的儿童也有类似情形。此后随着年龄增加,子女与父亲相处的情绪会渐趋负面。也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心理感受是完全相反的发展趋势。父母和年长的子女在一起是快乐的,但年长的子女却未必快乐。
    另外,以夫妻双双外出工作的家庭为例,丈夫的情绪在工作时降至最低,一回到家则大幅回升;但对于下班回家后仍须操持家事的妻子而言,情况正好相反,形成双方情绪周期颠倒的情形。
    兴趣爱好的快乐价值
    美国青少年的心流体验(专指高挑战、高技能的时刻)大约有13%发生在看电视、34%在进行爱好的活动、44%在运动或游戏时。由此可知,嗜好给人高度乐趣的比例是看电视的两倍;游戏或体育活动则更是看电视的3倍。然而,青少年空闲时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却至少是用于爱好或体育活动的4倍。这些数字也同样适用于成人。这种结果令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人们要将4倍以上的时间,花在不及五成概率可让人感到愉悦的事情上呢?看电视的愉悦效果其实一点也不高。
    德国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书看得越多,人的心流体验也越多,但看电视的时候情况却正好相反。心流体验频繁者,大半是一些多看书、少看电视的人,而常看电视、少读书的人,心流体验频率最低。
    人际关系对情绪的影响
    我们以ESM法研究一位名叫萨拉的女性。她周六早上9点独坐厨房内吃早餐、看报,此时她的快乐指数是5(1为伤心,7为非常快乐)。11点半,她仍然独自一人,抽着烟,正在为儿子即将远赴另一个城市伤心,此刻她的快乐指数是3。下午1点,萨拉打开吸尘器,独自清理客厅地毯,快乐指数滑落至1。下午两点半,她到后院与孙子孙女游泳,指数上升至完美的7。但随后不到一小时,当她一边晒太阳一边看书,而孙子孙女却泼了她一身水时,快乐指数再度下滑至2。她在ESM问卷上写道:“我媳妇应该好好管教一下这几个小鬼!”
    在一天的生活中,不论是想到别人或与别人互动,我们的情绪都会因此起伏波动。简而言之,人际关系可以导致你大喜大悲。它是多么重要的存在。当你因一段幸福的人际关系感到快乐,说不定有一天让你感到最悲伤的也可能是它。
    性格的影响
    不能单一的说外向性格比内向具有优势。事实上,能够兼具由内到外的各种性格,才算得上是正常人类,若局限于某一极端形态,仅由集体或独处方式体验人生,都不正常。毕竟人类的繁衍离不开群体生活,没有群体生活,远古时期的人类都无法战胜猛兽。
    当然,个人性情与社会化过程也会将人们推向某一极端,或是在一段时日后逐渐潜移默化,形成独好群体活动或独来独往的模式。但果真如此,体验感受的范围势必大幅缩减,生活中的诸多乐趣也将无缘发掘。独处与群体生活相结合,才是最优的人生体验。

  • 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读后感(3)篇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