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诸子》读后感_1000字
(2019-09-18 08:59:31) 读后感 -
《先秦诸子》读后感1000字
诸子百家各有所长,也各有缺点。儒家好学、仁爱、修身等思想在为人处世方面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做事情,应当学习儒家,博学而谦虚,实事求是,特别是荀子的用实践去检验所学,而不是偏信盲从,只有如此,才可以脚踏实地,有自己的见解。不涉及大的原则,应当谦虚,如同中庸之道,尊重每个人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都应当互相借鉴,如此才可以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涉及大的原则底线问题,这应该当仁不让,有所坚持。如此,才可以保有每个人独立的思考与见解。道家清静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老子的正反辩证思想,在实际生活中是教会我们一件事情、一个人、一个问题,天下万物都有很多面,不是可以以偏概全的,所以,虚怀若谷,多角度的看待和考虑问题,才更能理解与宽容。但是应有所尺度,所谓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庄子逍遥,并非消极,而是注重性灵。一个没有性灵的人是庸碌而可怜的,他们会陷在迷茫中辗转往复,纠结挣扎。所以庄子的大胸怀、大视角,是让我们可以有更大的格局,抽离出来,客观而随性的看待问题,这样才可以避免钻牛角尖,把自己逼入无路可走的境地。墨子兼爱非攻,教会我们用博大的心胸去关怀别人,特别是弱势的群体。不侵占,不霸凌,不仗势欺人,不恃强凌弱,这恰恰是每个人必须的道德修养。若人人如此,世界应该会和平很多,人类与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应该会更和谐的共存。法家冷峻,看似刻薄,但是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有他的特殊性。法律,说到底也是为了教育大众,惩罚是手段,也是警告。法不可过苛,否则伤及无辜。同时,也不能过宽,否则姑息养奸。其中的度,全在是否合乎天道人性,是否可以保护良善,惩治凶恶。还有本书没有涉及的兵家,兵者虽为诡道,但其终极目的也是为了和平。不得已之下,以战止战。所谓兵者不祥,任意挑起战争,只会使自己成为天下共诛之的独夫。同样,纵横家,功利颇重,却也立足实际,各为其主。其中言论与思辨的技巧,值得借鉴。兵家智谋与杂家的纵横捭阖,用之于实践生活,首要的必须心存仁善,而不是刻意算计。否则,算人者终被人所算,到头来不过耗尽心血,成他人谈资。所以,我觉得,诸子百家是中华思想的根基,他可以指引我们面对不同的局面采取不同的应对,在心善志坚的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应用,如此才可以求同存异,互利共赢,更好的发展。生活很不容易,人世诸多磨难,能够活着已然很不容易,自当珍惜。愿每一个人都可以活得美好而充实,愿我们这个地球,可以让爱与珍惜存在于万物之间。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