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矿井热害是指矿井下因各种热源的作用致使工作面温度升高及因含水层的存在致使湿度增大并超过一定的标準时所形成的一种灾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世界矿井热害
- 外文名:mine thermal harm of the world
- 学科:自然灾害与防治
- 词目:世界矿井热害
释文:它已对矿山生产及职工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危害。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先后出现矿井热害问题,如秘鲁的凯萨帕尔卡铜铅锌银矿,早在1937年就在-823米水平上打了一条32千米的疏乾巷道,用以疏乾矿体中的热水,1967年巷道中涌出热水,水温高达68.98℃,岩石温度为61.1℃。南非金矿矿井深度大部分超过2000米,最深的矿井达3500米左右,岩石温度达55℃。日本是矿井热害最多的国家,比较严重的有常磐煤矿,岩石温度42~48℃,水温72℃;北海道的丰羽铅锌矿,岩石温度69~130℃,其东南侧的信浓矿体预计岩体温度可达160℃,同时存在热水和水蒸气的地热流体;鹿儿岛的菱刈金矿,水温60℃。美国的孤山铜矿,岩石温度60℃,水温36~52℃。此外,在尚比亚、墨西哥、尼加拉瓜、前捷克斯洛伐克、俄罗斯及德国等国也都发现矿井热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