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_1600字
(2019-08-28 06:59:51) 读后感 -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600字
费脑的一本书,以五个部分来进行梳理:
1、内心的冲突如何变成神经症冲突的?
(“假”我的诞生记/一个“患者”的成长史)
2、神经症冲突形成的关键核心是什么?
(“假”我产生最重要的原因)
3、面对神经症冲突进而发展的三种人倾向是什么?
(“假”我生了的三胞胎,看看你是哪个)
4、面对神经症冲突自身构建的防御结构:理想化形象、外化作用、和谐假象
(“假”我来袭,自身对抗三板斧,有副作用)
5、结语
一、内心的冲突如何变成神经症冲突的?1、行成过程:a内心冲突(某种“心理”需要缺失或已有价值观产生冲突)→b性格代偿(某种“心理”缺失后通过其他性格进行代偿)→c持续冲突(代偿性格持续喂养)→d质变(神经症冲突大功告成)
2、延伸(用蛀牙为例):a对外界能量需求或者内界脾虚→b要吃甜食→c持续甜食供应(对有害菌持续提供营养)→d蛀牙
二、神经症冲突形成的关键核心是什么?1、地位介绍:基本冲突即矛盾态度,是神经症(成功)的主要矛盾(牛鼻子)
2、形成过程:a矛盾态度(因为矛盾的态度而产生的冲突,即冲突态度/性格并存)→b持续的内心PK(持续并存与对立)→负牵引力获胜(不利于社会认知面的一面“黑”自我获胜)
3、延伸(仍用蛀牙例子):a自我的嘴需要甜但自我的牙齿不喜欢甜→b一直吃糖,供给有害菌营养(同时刷牙的正向抵消力不足以覆盖)→c有害菌获胜(一枚蛀牙)
三、面对神经症进而发展的三种人倾向是什么?1、接近人(顺从型):
外在表现:无助
特征:“弱小的我”+看低自己+依赖性
引发根源:恐惧
eg(有蛀牙):“人家还是个宝宝,要抱抱”
2、对抗人(攻击型):
外在表现:敌对
特征:生存+支配+成功
引发根源:焦虑
eg(有蛀牙):“这一排的牙,都给我,敲了”
3、回避人(超脱型):
外在表现:孤独
特征:不干涉/依赖别人、不许别人干涉/侵犯,需要绝对的独立
引发根源:紧张
eg(有蛀牙):“懒的理你”
四、面对神经症冲突自身构建的防御结构:理想化形象、外化作用、和谐假象1、防御结构之一:理想化形象
功效:脱离现实的自信和自豪;否认冲突的存在;使对立物显得协调。
副作用:对自我的疏远;忘记了真正的感受、相信的是什么,忘记了真实的自我。
临时插播:想起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的一句话“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
eg(有蛀牙):“快看快看,我有一颗金灿灿的,蛀牙。哪天要是不高兴,我就给它,洗白咯”
2、防御结构之二:外化作用
功效:将内在的变化过程感受为发生在自身之外,于是笃信是这些外在的因素导致了自己的麻烦(以外在冲突取代了内在冲突)。
副作用:变得更容易惧怕、谴责或报复他人。
临时插播:还是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中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心的投射的结果”
eg(有蛀牙):“都是我妈妈小时候给我吃了太多糖,才长了蛀牙”
3、防御结构之三:和谐假象
功效:一个谎言来圆另一个谎言,再用第三个谎言来圆第二个谎言,无休无止,表面上看起来,做出了相当彻底的改变。
副作用:用谎言来应对会带来新的麻烦,最初的困难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eg(有蛀牙):“我的蛀牙也是一颗小小的生命,我既然孕育了它,就要把它好好养大”
五、结语认识自我,察觉冲突,拥抱黑暗,与内心和解,手握“黑暗”生命力,一路火花带闪电,释放生命力。
用一首《阿刁》作为结语:
阿刁 住在西藏的某个地方
秃鹫一样 栖息在山顶上
阿刁 大昭寺门前铺满阳光
打一壶甜茶 我们聊着过往
阿刁 你总把自己打扮的像
男孩子一样 可比格桑还顽强
阿刁 狡猾的人有千百种笑
你何时下山 记得带上卓玛刀
灰色帽檐下 凹陷的脸颊
你很少说话 简单的回答
明天在哪里 谁会在意你
即使死在路上
阿刁 明天是否能吃顿饱饭
你已习惯 饥饿是一种信仰
阿刁 不会被现实磨平稜角
你不是这世界的人 没必要在乎真相
命运多舛 痴迷 淡然
挥别了青春 数不尽的车站
甘于平凡却不甘平凡的腐烂
你是阿刁 你是自由的鸟
灰色帽檐下 凹陷的脸颊
你很少说话 简单的回答
明天在哪里 谁会在意你
即使死在路上
命运多舛 痴迷 淡然
挥别了青春 数不尽的车站
甘于平凡却不甘平凡的腐烂
你是阿刁
阿刁 爱情是粒悲伤的种子
你是一棵树 你永远都不会枯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