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1400字

(2020-01-31 08:43:58) 读后感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1400字

失去下的成长

写这篇小说的读后感,着实费了很大的劲儿,最开始选择这本书,是因为一句话——“哪有人喜欢孤独,不过不喜欢失望罢了”。看完之后的第一感觉是:没看懂,不知道它讲什么,不像爱情,也看不出明显的成长。所以再读一遍,也尝试边看、边摘抄、边思考来缕清思路。

作者是用平净的语言娓娓讲述已逝的青春故事,讲述青春时代的种种经历、体验和感触,主要是与绿子、直子的爱情经历,处处透出迷茫凄婉。

最初我在疑惑,渡边同直子和绿子之间有没有真正的爱?如果那不是爱,便只能是友爱,但那明显超越了友爱程度。

直子或许没有真正爱过渡边——“直子连爱都没爱过我的”——但渡边对直子的感情应该出自于爱。不错,如渡边自己所说,他和直子之间情况极为复杂,千头万绪,渡边自己都不确定直子于他是不是想要的爱,想要的人,而且由于绿子的出现,实情都渐渐变得更加模糊不清,可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对直子应尽的责任。而那种责任感,较之友情,更多的还是来自爱情,或者与木月还有一定的关系。

反而在对待绿子的态度上,渡边对绿子的有所保留和迷茫体现出他对传统爱情忠诚的努力和坚守,可是他也迷茫,相反绿子对渡边是热烈的、完整的爱情吸引。

在本书中,我们既不能否认爱的存在,又不能否认这种爱呈现为非同一般的特殊形态。最突出的表现,是性与爱的分离,或者说爱未能归结为身心合一即肉体和精神融为一体这一传统爱情的形式。直子真心爱着木月,而肉体却违背其意愿。渡边对于直子的爱和责任是真心的,但同时也会热切的想要拥有绿子。这种性与爱的分离是直子一个解不开的心结,同时未尝不是她抑郁自杀的原因之一,同样也是渡边徘徊在直子与绿子之间的迷茫,与自责未遵守一直等待直子的承诺所带来的颓废,根源也未尝不是如此。

另一个表现是,虽然小说写的是所谓“三角恋爱”,但丝毫没有常见的类似争风吃醋的心理纠葛及相应的行为模式。当然,心理纠葛不是完全没有,但只发生在渡边一个人身上,两个女子基本置身其外。或许正因如此,正因为恋爱采取了新的形式,这个爱情故事或者青春物语才如此刻骨铭心。

不过,细想之下,渡边心目中最理想的女子,恐怕既不是直子又不是绿子,而是初美:“娴静、理智、幽默、善良,穿着也总是那么华贵而高雅。我非常喜欢她,心想如果自己有这样的恋人,压根儿就不会去找那些无聊的女人睡觉。”尤其在第八章吃饭时永泽同初美吵嘴后他送初美搭出租车回宿舍途中,渡边愈发感到初美身上有一种引起他“感情震颤”的东西,一直在思索着那东西究竟是什么。经过多年,渡边才发现,初美摇撼的恰恰就是他身上长眠不醒的“我自身的一部分”。它类似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这种直欲燃烧般的天真烂漫的憧憬,在很早以前就已遗忘在什么地方了,甚至很长时间里连它曾在我心中存在过都没有记起。

献言说: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挪》既是死者的安魂曲,又是青春的墓志铭。同时死又给生者留下只有通过死才能够学到和体会的东西。渡边通过木月的死——以木月死去的那个晚上为界——得知“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通过直子的死,明白任何哲理都不可能治愈失去所爱之人造成的悲伤,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悲哀中挣脱出来。

事实上渡边也最后穿越了那片无边的泥沼和阴暗的森林,开始同现实世界接轨,摸索新的人生——借用村上的话,“所谓成长恰恰是这么回事”。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