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2300字
(2020-01-06 18:02:27) 读后感 -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2300字
《大明王朝1566》,3000页,我读了26个小时。
《明朝那些事儿》,6000页,我读了60个小时。
《万历十五年》,688页,其中参考书目、附录一、附录二没读,总时长花了16小时。可以说是在字斟句酌的阅读。
相比明朝那些事和1566,内容没有那么的生动、有趣,但是分析的非常深刻,是一篇很有深度的小说。
万历十五年,看似一个普通的年份,但却是明朝历史的重要转折点。通过几个典型人物(万历、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作为切入口,这些典型人物的诞生,也是由于当时社会的各个矛盾都到极点,才会如此显现。
大明王朝为什么到崇祯才灭亡,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像我们这样庞大而历史悠久的帝国,即使在不利的条件下,仅凭惯性的作用也可以使这个王朝继续存在若干年月。”
作者最先引出的一对观点是“阴和阳”(阴,人民不能告人的私欲;阳,人民口头上公认的理想),他几乎存在与每个人物的身上,而海瑞可以算作是一个纯阳体质了。但用作者的话来说,“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为什么呢,因为一方面他无法打破“阴和阳”的人之本性和文官集团故有的利益结构,另一方面就是“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而通过黄先生的分析加以我个人的理解,组织和技术之短,在于一是法律的缺位,司法制度不完善,以个人道德观念审案,甚至是决定个人生死,民商法制度不完善,海瑞倒台的一大重要原因在于通过自己的道德观念来保护高利贷的佃户抵押方,而不是靠一套合同准则,然而他也未曾想过制定一条统一的准则;二是数目字管理缺失,这个观点虽然在最后一章,其本人的“大”历史观提出,但前文提到的包括国家现金和食物、乃至军事补给未形成总收总支,交通运输没有发展,甚至是“财政制度无从以严密的会计制度加以考察,从罅隙中漏出来的钱物就落于这些人(贪官)手里”,这些都是技术之短。三是文化。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文化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欧美和日本的闻之文明,有他们海洋性国家的经验”。我觉得也是个很好的分析点。另一方面提到了李贽,在看万历十五年之前,我可能对戚继光、海瑞、张居正等的事迹了解更多,李贽相对较少,但是作者用了一章篇幅来讲。当纸上谈兵的能力远远的超过了经济、法治、社会生产力的时候,就使有话语权的文官有了绝对的集权。也是造成作者提出的一个词“文极”(国家社会经济在某些方面的发展,超过了文官制度呆板的管制力量以至“上下否隔,中外睽携”)。最终使得明走向终点,而由清取而代之。
清“把他所属的各部落的生成、管理、动员、作战归并为一元,改造为半现代化的军事组织”努尔哈赤的部落文化水平低下,但同时在“质”上保持着纯真,也算是吸取了明的经验吧。
虽然作者不断强调道德万能造成的后果,但最后,也提到“道德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因为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就这一点我是认同的。
此书字数不多,但是信息量非常大,一篇读后感根本无法涵盖完整。只是每次看完一本书,都养成一个写读后感的习惯,写下此感,也只是泛泛。
还会再看的一本书,很深刻。
最后很想引用作者书中两段话作为自己这篇读后感的结尾。一段是作者对全书的结尾,一段是对万历的结尾。用万历,作者中了“活着的祖宗”来描述,心里觉得有些悲凉。我曾写过一段评论,印用了作者所说的,“他没有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和别的思想家一样,当他发现自己的学说没有付诸实施的可能,他就只好把它美术化或神秘化。”我在想,不知是否正确,李贽无法改变,海瑞能别人精神激励,但无人效仿。嘉靖和万历贵为天子也都无法改变!所以是不是这样,在绝望中,嘉靖和万历才会选择了精神寄托。嘉靖炼丹,万历最后研究“道藏”、“佛藏”。一声叹息啊。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今天,有思想的观光者,走进这座地下宫殿的玄宫,感触最深的大约不会是这建筑的壮丽豪奢,而是那一个躺在石床中间、面部虽然腐烂而头发却仍然保存完好的骷髅。他如果还有知觉,一定不能瞑目,因为他心爱的女人,这唯一把他当成一个“人”的女人,并没有能长眠在他的身旁。同时,走近这悲剧性的骸骨,也不能不令人为这整个帝国扼腕。由于成宪的不可更改,一个年轻皇帝没有能把自己创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使用,他的个性也无从发挥,反而被半信半疑地引导进这乌有之乡,充当了活着的祖宗。张居正不让他习字,申时行不让他练兵,那么他贵为天子并且在年轻时取得了祖宗的身分,对事实又有什么补益?富有诗意的哲学家说,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这里的地下玄宫,加上潮湿霉烂的丝织品和胶结的油灯所给人的感觉,却是无法冲破的凝固和窒息。他朱翊钧生前有九五之尊,死后被称为神宗显皇帝,而几百年之后他带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仍然是命运的残酷。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