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_读后感_700字
(2020-02-13 04:04:13) 读后感 -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_读后感700字
因为《活着》喜欢上余华,他总是可以用朴质无华的语言,于波澜不惊处道出世态之炎凉、人情之冷暖、生活之沧桑。《许三观卖血记》基本上延续了《活着》的主题——对生活苦难的忍受和坚持。“去忍受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许三观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劳苦大众,有着那个时代人民的世俗麻木、迂腐无知,却也是淳朴善良有责任感的~让读者又爱又恨。
整本书的高潮应该是一乐(一个妻子与别人生的私生子)生病以后,许三观为了凑医药费在去上海的路上隔三差五的卖血的这段经历,真的是揪着心看完的,随时担心他在路上over,好在,结果是温柔的。。。在许三观在一生中,他是用卖血来度过生活中的一次次难关,但每次卖血都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意义,如果说前面的卖血是对踉跄前行的生活的一种调剂与维持,那么在一乐的生病倒下的那个时候,卖血对于无知质朴的许三观来说是救命良药,是对付这次苦难唯一有效快捷的方式。就像许三观表达的,血不同于汗水,血是生命之源。作者赋予了这个迂腐、无知、张扬、世俗的中国传统男人以强大的对家庭和子女的责任感。
许三观最后一次卖血可谓是本书最可悲也是最令人深思的点睛之笔:唯一的一次,他想为自己吃爆炒猪肝卖一次血,却发现岁月无情,年轻不再。他的血已经没人要了,还被人讽刺为无用的油漆。不禁让人唏嘘不已:许三观的一生都在无私的为他人而卖血,等到真正想为自己而卖一次血的时候,却已无能为力。感恩对我们无私奋献的父母。。。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