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仨》_读后感_700字
(2020-01-14 23:03:48) 读后感 -
《我们仨》_读后感700字
这本书不长,也不是那种很深刻的文字,但是一个不是那么喜欢看名著的人从看了开头便看下来了,并且觉得看的不细不够还要再看几遍。从相聚到失散,一个人到两个人到三个人,再到两个人最后一个人,杨绛先生写下了这本书。初时钟书先生说从此没有生离只有死别,到最后古驿道万里长梦,仨失散了,生离无奈,生老病死又无奈。仨的生活温馨安宁,年纪大了的钟书先生却还是个老小孩,杨绛先生温柔贤惠又有趣,长大的阿圆是父母开始依赖的孩子,,,不记得从哪看到的但是特别印象深的一个观点,所谓同归,不过是从某个节点开始,彼此由想自己的事到为对方想对方的事,,杨绛先生仨们大概从一开始便是同归了。书中生活的细节特别感人,尤记得八十几岁的钟书先生和六十多岁的阿圆在一起玩,说实话初看的时候一直以为是回忆阿圆小的时候,没想到钟书先生此时已经八十多岁了,却还是个孩子一样。杨绛先生在医院的时候,钟书先生跑进来说不小心把房东家的桌布弄脏了,杨绛先生说不要紧她会洗,钟书先生说染的是墨水,杨绛先生还是说不要紧她会洗,,再一次钟书先生又跑进来说,不小心把房东家的门弄坏了,杨绛先生说不要紧她会修,……钟书先生一直像个孩子,,阿圆也及其爱父母,哪怕最后病在床上也还是记挂着,一直写信,,看到文末的图片,除了温馨还是温馨,哪怕过了几十年,孩子依旧是孩子,回信还是那样可爱调皮。看完我们仨有想再看杨绛先生的书,文字特别舒服,甚至想更了解钟书先生,也有让人想看名著传记的冲动。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