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城》_精选读后感_3500字
(2020-01-12 01:21:06) 读后感 -
《边城》_精选读后感3500字
《边城》沈从文
2018年 第十四本
于2018年12月14日 17:44 周五 晴 开始阅读
二
茶峒的地理位置,和茶峒的一部分人群的生活,妓女虽然从事的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会被人说三道四,但是在茶峒的妓女,并没有人诟病,妓女也重情重义讲诚信。
沈老描述的茶峒人,敦厚朴实,善良诚实,重情重义,诚信守约。喜欢沈从文的文字,喜欢沈从文笔下的茶峒,是我理想中的淳朴生活,民风简直不要太好了!沈老描述的茶峒的景色太美了,我想入非非,好想去多年前的茶峒看一看,大概美不胜收吧。可能有的人喜欢富丽堂皇的宫殿,有的人喜欢浪漫邂逅的城镇风光,可是我偏爱古色古香的寺庙旧址或炊烟袅袅的乡镇田野,亦或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山上,呆在这些地方,才觉得莫名的心安和踏实。可是我也喜欢波澜壮阔一望无际的大海,碧绿无垠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
三
边城像城市中的“世外桃源”一般,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过着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悠哉乐哉。边城最热闹的是端午节中秋节春节。
本章主要描述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划龙舟的细节,各划桨人的分工和安排。
顺顺还是那样善良,是泅水高手,同样的两个孩子也像顺顺一样,重情重义,善良诚信。尽管年迈八十,也依然会用自己的长处泅水去救人,真是一位无私伟大的人。
四
翠翠同祖父一同去看划龙舟,祖父因善良,想要一同看船的老人也去看看,陪翠翠到河边后,便回去想替换那个老人出来,没曾想和老人家一起喝酒,老人喝醉了,便没有再赶回去接翠翠。翠翠知道祖父讲信用的,便一直在河岸边等祖父来接,遇到了滩送老二,还误会了滩送,后来得知是滩送老二送给祖父消息,又吃惊又害羞的,我怎么在这里闻到了一丝情窦初开的味道?不知道后文如何发展~
五
又一年端午,翠翠又想起了去年的河岸边的老二滩送。当别人聊起老二滩送的时候,翠翠情窦初开的心里,特别的开心,似乎听到别人在表扬自己的心上人一般。
六
第三年的端午,看到这章为止,前面都是以翠翠对老二滩送的感情作为线索串联的,一年又一年热闹的端午节,她们渡船人自然不会错过。每到这年的端午节,翠翠总会通过各种场景想起第一年遇到的老二滩送及他那日的火把,甜蜜挂在嘴角,甜在心头,这满心的暗恋不知何时见暖阳呢?
七
翠翠青春的心事渐渐明了,爱听婚假事儿,爱看婚假东西,想嫁给心上人的心昭然若揭了。祖父也明白自己老了,可能承担不了照顾翠翠的下一代的重任了,想给翠翠寻摸一个一个都托付的好人家。顺顺家中老大欢喜翠翠,愿为翠翠唱歌,却道翠翠不知道是否能做好别人家的媳妇。
祖父虽担心翠翠的婚事,却也不急于催促,也不强制嫁娶,没有一点儿那个时代的封建思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而在乎翠翠的想法,是否愿意。
八
又是一年端午节了,先是描述了湘西人们的淳朴风情,一个没有“钱”交易的镇子,也没有“虚情假意”,都是真诚来往,互相感恩理解帮助。感恩于老船夫一直渡船为大家做出的贡献,给予一些小礼物必需品或者表达心意给予钱财,老船长钱财不收,必需品收一些也表示接受一番好意。有的人在他购物时,选取最好的东西赠给他或卖给他,他却道把好的给需要的人。
后述说翠翠端午渡船时,船上来往人的一些情况,穿着谈吐言行等。
九
还是说的端午节,祖父上城里去买东西,与人喝酒,没酒了给人打酒,最后顺顺找个借口卸下了他的酒葫芦,方才作罢回家,他也不气恼把酒葫芦就给人家了。到饭点回家,翠翠调侃了一番爷爷的酒葫芦,滩送二老便把酒葫芦送回来了,翠翠只见过一面的心底人,觉得熟悉却又不认得,心里有些感触,却又不敢想。滩送二老邀请祖父二人同去吊脚楼看船,找人来替他们渡船。一生渡船的老船夫和翠翠都很善良,愿意牺牲自己可以去放松的时间,与人方便,为人渡船。很伟大。
十
翠翠同祖父和黄狗一起去河岸边看划龙舟,非常开心。他们去到吊脚楼最好的位置看划船。不一会儿祖父离开了,和好友一起去看碾坊,祖父非常羡慕别人有碾坊,可是碾坊是地主家里才有的,祖父的杯水车薪是买不起碾坊的。这边的翠翠坐在位置上看龙舟,龙舟完毕,二老船赢了,回头发现祖父已不在身边,起身去找祖父。听到吊脚楼上的乡绅妻女对二老的婚事议论纷纷,有的说喜欢一个渡船的,有的说是碾坊为嫁妆的财主家的女儿,众说纷纭。翠翠也不知是生气还是如何,碰到二老也不由分说去寻祖父去了。
十一
船总顺顺家走“车路”派人来为大老说媒来了,祖父仍然是非常尊重翠翠自己的决定的,让翠翠自己来选择嫁或不嫁。媒人走后,祖父与翠翠说起这事儿,翠翠先前是既害羞腼腆又不好表达什么的,只得脸红心跳着,得知是为大老说媒的以后,想必她就心里轻松多了吧。毕竟大老不是心中欢喜之人,任人怎么说,也不会有反应的。
十二
做媒的再次在探祖父的口风,祖父仍旧推给翠翠,等媒人走后,再次与翠翠交谈无果。
大老与二老互说心事,两人均是两年前就有打算娶翠翠做媳妇的,大老也是,愿意娶翠翠,继承渡船的衣钵的。二老也觉知翠翠心有所属是自己,自己也喜欢着翠翠,愿意为翠翠唱歌三年六个月。最终两人都决定,每人一天轮流为翠翠唱歌,翠翠回应谁便是谁。
十三
祖父与翠翠回忆起母亲的种种,看来确实如祖父所说,翠翠与母亲走上同一条路,爱上同一种人了。
十四
总算听见了他们两个给翠翠唱歌了,虽然祖父有所误会,可是大老做事也是光明磊落,是二老唱的就是二老唱的,尽管心里不满,也不会因为是自己也喜欢的人就抢功或给使坏。善良的茶峒人啊,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很多小细节都体现着淳朴的茶峒人的善良~
十五
祖父告知翠翠,二老为他唱歌,翠翠心中又惊又喜,又不敢相信。在门外岩石上等待了一阵子的歌声,没有听到,便要爷爷唱歌给她听。
十六
不幸之事,久久没听到过二老唱歌,老船夫按耐不住了,想赶去问个究竟。到吊脚楼才知天保大老在河滩遇难了,二老却似乎不再对翠翠有何想法,这却又是为何,大老遇难与翠翠又无关呀?
十七
二老过渡船,老船夫提及二人的婚事,二老虽不回答也没拒绝,我虽不知二老为何把大老遇难的事归结于老船夫,但这件事应是二老心中跨不过的坎吧。可是尽管如此,二老还是不愿要碾坊而要渡船。翠翠听到,欢喜不已,脸颊绯红
十九
翠翠与二老两人的误会越来越深了,最后是不是无疾而终了?二老明明同中寨人说媒的说再考虑考虑的,可是他对老船夫却说二老同意了。祖父为了翠翠的婚事真的费尽心思了,一门心思为翠翠着想,希望他嫁给自己心里喜欢的人,却一再的被误会。船总顺顺也是心里有着大老的疙瘩,只得作罢。老船夫眼看着翠翠的婚事似乎没有机会了,心中沉闷的很身体便也差些了。
二十
在一阵雷雨过后,祖父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永远的离开了翠翠。身前为翠翠的婚事,他尽力了却也没有其他办法。他是带着遗憾离开的,没有为翠翠寻到好人家。我看红了眼眶,眼泪流落,太能理解相依为命的两个人,忽然有一人离开后的感受,是我这么多年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尽管我知道迟早都会离开的,可是还是固执的不想要她离开我。
善良的茶峒人,纷纷赶来为老船夫做了一切能做的事儿,帮助翠翠处理好老船夫的身后事,老马兵还怕翠翠也想不开同祖父一同去了,时刻跟随着注意着她。
二十一
这个故事就这样结束了,我以为翠翠祖父去世后,和二老滩送会有结果的,留下这个空白让读者自己发挥吗?
那个和自己谈笑风生的爷爷再也回不来了,那个磨拳搓掌怯怯懦懦小心翼翼去为翠翠打探口风的爷爷,那个用尽一切办法希望翠翠心想事成的爷爷,那个撑渡船五十年善良心细的爷爷。看着翠翠找着了值得托付终身的人,方才安心吧,带着遗憾离开的爷爷啊~
本故事以翠翠对二老的感情为线索,贯穿全文,笔风干净唯美,描写的景色人文,都极其让人喜欢!故事上上下下的茶峒人,人人善良,民风淳朴,懂得感恩,为人尊敬,让人羡慕的好去处。现如今的社会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已成常态了。沈老描述得人物刻画得细腻,把翠翠喜欢人的害羞和不好意思刻画的淋漓尽致,读沈老的文章是一种享受。
这是看的第一本沈老的小说,简介中写着沈老写的都是湘西的风土人情,内容很真实,很淳朴。沈老笔下的人物,都单纯善良、淳朴实诚憨厚老实、为他人着想,没有如今城市中的尔虞我诈、斤斤计较。故事均没有或悲或喜的结局,留下空白任由读者天马行空的想象,留下无限的遐想,延续故事的情节。向来喜欢大鱼大肉大团圆的结局的我,忽然遇到了这般的结尾,有点无措,感觉走到了悬崖边,恐高的脑海里一片空白,空落落的。尽管如此,想象里,故事的结尾,依然是美好的,像她们的性情一般。
于2019年1月24日 周四 18:40 晴 阅读完毕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