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知识的错觉》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2020-01-13 13:27:52) 读后感

《知识的错觉》_精选读后感1300字

纯阳书评二百七十二之《知识的错觉》

心理学只告诉我们正常人人往往会高估自己,这种高估既体现在自己的技能上,同样也会体现在自己的知识上,但是心理学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这种高估现象会普遍存在。而这本书则给出了一种答案,帮助我们剖析了这种认知错觉的形成逻辑、影响和价值。

作者的逻辑是人们之所以高估自己,根子要从人类的起源中去寻找。人类作为一种体力和智力上都不是最强的选手,在生物竞争中依靠团体协作击败了更有力量的巨型动物和更为聪明的其他人种,所以分工协作就自然的成为一种社会属性,而这种分工协作除了纯体力的劳动,也必然囊括了知识劳动,但是当这种协作关系已经成为一种惯性模式,甚至是生物本能之时,人在自己与他人的知识边界上的认识却从来没有清楚过,以至于他形成一种错觉,认为存在于别人脑里的东西就是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尤其是当这个“别人”已经泛化为抽象的“集体”以后,这种错觉更加强烈,以至于让他已经彻底忘记还有这回事的存在。

说到这里,作者的逻辑还要继续,当分工进一步深化,知识进一步爆炸,以至于任何一个人只可以掌握知识的一小部分以后,每个人对他所不掌握的知识只能有一个务实的态度了,那就是相信集体的共识,因为他根本没有机会和能力去验证那些知识的真实性,所以他只能去简单的去接受它们,即使这些知识是错的,没有根据的,是完全荒谬的,但是因为是集体共识,这就够了,作为集体中的个体,他就可以放心的下结论,他已经知道它们了,而事实上他其实什么都不知道。

这就是作者关于知识的错觉的逻辑,而正因为有这样的逻辑,所以人类历史上出现了无数奇葩的景象,比如一直坚信地心说,以清除思想污染的名义以民主的方式处决苏格拉底,以意识形态的名义发动宗教战争。

相较于作者的逻辑,作者对于人们这种错觉的价值分析更有水平,也更有价值。作者认为人们的错觉固然会误导人们,会带来很多荒诞不经的,甚至是后果特别严重的结果,但是知识的错觉也为人类的进步注入了活力。比如正是因为人们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充满过度的自信,人们才可能去探索他们根本一无所知的未知领域,去发现新大陆,去遨游太空,去探索知识的新边疆。倘若人们都有足够的自知之明的,因而清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话,即使不是一切创新和探索都不存在,那么也将只能寄托于人们被动的意外和突如其来的遭遇了。

考虑到我们生活的世界很少有结果是单因素催生的,所以作者的逻辑即使是对的,恐怕也只是多个影响因素中的一个,造成人们知识的错觉的原因可能还有进化因素,比如在进化过程中如果纯粹的乐观和自我标榜如果有利于获得繁衍机会,那么作为结果知识的错觉也会发生。而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讲,由人组成的一个系统,必然会由于涌现效应而出现1+1>2的整体效能,而作为个体,往往会在把别人的贡献简单的去掉以后,把额外的效能归根于自己,而这种认知模式必然会形成类似于自我欺骗的结果,因而自我高估,可能这也是一种解释。

所以说作者的逻辑可能只是人们自我高估的一种解释,但是不会是全部。尽管如此,作者的逻辑分析还是很有意思的。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