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登山者的圣经(珍藏版)》_精选读后感_600字

(2020-01-12 06:34:41) 读后感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登山者的圣经(珍藏版)》_精选读后感600字

带着复杂的心情读完全书,增加了不少我对攀登雪山的认识,原以为只有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登山人士才能挑战的珠峰,然而商业探险队的存在、无丰富经验人士的成功登顶案例让许多人趋之若鹜,远远低估了登珠峰的难度。拿捏不好对登山适度的热情和不顾一切的登顶狂热,山就在那里,登山者们或成就于珠峰,或毁灭于珠峰。
在大自然的威慑力之下,结合自身情况在高海拔登山过程中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是活命的唯一方法。书中有位瑞典年轻人就十分令人敬佩,他孤身一人骑行12900公里从斯德哥尔摩向珠峰进发,历经7个月,在距离峰顶不到1小时路程时果断折返,因为他清楚此刻自己安全下山比执意登顶更重要,他已经太疲惫了。对比商业探险队,他们成功协助客户登顶的人数直接决定了他们往后的商业竞争力,尤其是当共同攀登的其他探险队表现更好时,作为领队的霍尔放弃了安全原则,没有在指定时间内组织下撤,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尽管不认可商业探险队的存在,我依然要向每一位珠峰攀登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不同于任何极限运动,登山是持续痛苦的过程,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
另外,在本书里还接触到了一个很好的概念:leave no trace(无痕山林)。珠峰也在96年摆脱了以往“垃圾山”的称号,因为登山者需要遵循保持珠峰清洁的政策,提前交纳4000USD保证金,只有将一定数量的垃圾(甚至包括掏排泄物的木桶)运下山才能拿回保证金。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