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

(2019-09-04 04:14:36) 百科综合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以下简称 “研究所”),英文名“FinTech Institute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RUC FinTech Institute”,是专注于金融科技理论、套用与政策的新型智库和研究机构,也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学科“双一流”建设的延伸科研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充分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在金融、经济、管理、统计、法律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跨学科优势,打破学科壁垒,加强交叉融合,不断推进金融科技的前沿研究。研究所坚持理论联繫实际,注重套用成果转化,不断加强学界、业界和政策部门的良性互动,重点打造一个“产学研政”四位一体的多元化平台,为推动金融科技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
  • 外文名:FinTech Institute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 成立时间:2018年12月21日 
  • 简称:RUC FinTech Institute
  • 性质: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
  • 隶属: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等

研究方向

第一,研究所深入研究金融科技涉及到的相关行业,大致划分为四类:支付结算类,包括面向个人客户的小额零售类支付服务以及针对机构客户的大额批发类支付服务;存贷款与资本筹集类,包括P2P网路借贷和股权众筹,即融资方通过网际网路平台,以债权或股权形式向一定範围内的合格投资者募集小额资金;投资管理类,包括智慧型投资顾问和电子交易服务;市场设施类,既包括客户身份认证、多维数据归集处理等可以跨行业通用的基础技术支持,也包括分散式账户、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础设施。
第二,研究所跟蹤研究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业的融合问题,特别是与银行业、证券业以及保险业的融合。传统金融行业具有成熟与稳定的特徵,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金融科技则将计算机科学、网际网路技术等融入到传统的金融行业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研究所密切关注传统金融行业与金融科技融合过程的巨观方向与微观过程,并深入研究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第三,研究所对金融科技的监管问题进行持续跟蹤研究,特别将国内外的监管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注重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我国金融科技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对我国金融科技的监管问题进行详实的、符合实际的且有针对性的研究。
第四,研究所重点关注人工智慧、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技术的发展和套用研究。基础技术是金融科技赖以发展的根基,基础技术与金融行业的结合程度决定了金融科技发展的深度、广度以及健康程度。

研究内容成果和活动

论坛与学术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在正式成立前的过去两年中,依託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深圳前海瀚德金融科技研究所、全球金融科技实验室(Global Fintech Lab)以及人民日报社等主要合作机构,先后举办论坛、讲座、沙龙上百场。其中,金融科技公开课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共同举办,邀请业界、学界和政府机构代表,以线下公开讲座的方式,讲述金融科技各领域话题,包括区块链、人工智慧、数字货币、大数据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浙江大学网际网路金融研究所院长贲圣林教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网际网路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伍旭川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中国国际期货公司副董事长王永利、IBM智慧型投顾专家Paolo Sironi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业界领军人物都曾作为主讲嘉宾授课。Fintech沙龙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联合深圳前海瀚德金融科技研究所(曾用名“网际网路金融研究所”)推出的金融科技系列沙龙,邀请了业界知名专家对金融科技领域所涉及的各领域,比如区块链、大数据、数字货币、监管科技等话题进行了深度分享与讨论。
“金融科技领军人物与企业榜”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联合人民日报社《环球人物》杂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合打造的“环球人物榜”系列榜单之一,选取了国内外近200家金融科技企业作为评级样本,评选出金融科技领域最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和企业,旨在通过评选,寻找深耕金融科技领域、专注行业发展前沿、影响行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和企业,为推动我国金融科技健康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贡献力量。2016年、2017年与2018年该榜单已经发布三次,诸多业界领袖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分享金融科技的真知灼见,在社会上引起重大影响。
2018年12月21日,“第三届中国金融科技论坛暨中国金融科技领军人物和企业榜发布盛典”,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RUC FinTech Institute)正式成立启动仪式,在人民日报国际报告厅隆重举行。盛典现场公布了“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领军人物和企业榜”,10位领军人物、25家领军企业荣登榜单。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

学术出版物

吴晓球教授的专着《网际网路金融—逻辑与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是国内较早系统论述网际网路金融的着作。该着作认为,网际网路金融是第三金融业态,并首次提出网际网路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二次脱媒”。同年,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金融学教师团队集体编写了《网际网路金融讲义》。该讲义包括网际网路金融理论、网际网路金融实践与网际网路金融监管等三个部分,是国内较早套用于高等学校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的经典教材。
2015年以来,先后出版了《区块链金融》(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金融区块链:下一场金融革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版)、《金融科技启示录》(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年版)、《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网际网路金融非法集资:十大经典案例解析》(出版中),《金融科技经典案例》(编辑出版中)、《金融科技二十讲》(编辑出版中)等着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有关金融科技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学术出版物学术出版物
研究所注重研究成果在保持学术作品严谨、详实的基础上,同时具备务实、时效的风格。为此,研究所在初期已着手开展金融科技主题研究课题,深入调研,同时推动研究团队就具体问题在相应学术期刊上积极投稿;此外,研究所已着手筹备定期发布《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忠实记录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客观反映这一漫长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挑战。
为鼓励国内金融科技的研究,研究所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出专注于金融科技研究的期刊与工作论文;伴随研究所研究内容的丰富,研究所将根据需求出版相关的学术着作(论文集、连续型研究报告等)。

课程开发

较早系统地开发出国内领先的FABCDE(FinTech,AI,Blockchain,Cloud,Big Data,User Experience)金融科技课程体系。由金融科技概述(FinTech)、人工智慧(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大数据(Big Data)以及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等六部分组成,是国内较早出现的较为成熟完善的金融科技课程体系。旨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全面系统地讲授金融科技的核心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套用和发展前景,以及金融科技发展的理论结构和内在逻辑。
课程体系课程体系

大数据与金融科技实验室建设

重点推动与北京市共建大数据与金融科技实验室。该实验室运用大数据技术,聚焦金融大数据的价值提炼,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力求在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并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具体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管理与智慧型投顾、交易预警、大数据风控、社会信用评估、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监管科技等关键行业、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开发与研究。通过该实验室的建设为科技金融学科建设和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