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拖延心理学》_读后感_600字
(2020-01-25 17:28:46) 读后感 -
《拖延心理学》_读后感600字
“现在几点?”“最后期限就是今天?!”
好像我们的日常,有时候事情一拖再拖,作者带我们看了拖延时钟从幼时到老年这是一个死循环,每条路径被重复,在记忆里深深的印刻,真的难以打破,潜意识和恐惧心理会告诉我们,没事可以拖延。
拖延的特征:意图与行为不一致、不够“尽责”、自我约束能力差。这三种在你现在拖延的事件中是哪一种呢?
拖延应该是每个人身上都有,只不过是不同程度。拖延说大就大说小就小,要看事件的大小造成的事件的后果来看,不过就拖延而言,拖延会形成一种习惯,习惯性的拖延,可以说是习惯性的逃避,因为害怕等复杂的心理造成。
但预料的是拖延到最后没有好的结果,还有可能造成更糟糕的事情,我们其实就是恐惧,恐惧来源于经验还有那些听说,自我的保护意识所以恐惧不容易打破,但尝试过后的心安好过于糟糕的结果。打破“死循环”是坦然的心态是一种既能够在外部世界又能够在内心世界评定什么是真实并能够接受它的能力,慢慢的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拖延不是小事情,书中的三个小方法让人受益匪浅,拖延就是有难题,有压力,学习一下小方法也是不错的。
还有应对拖延的实践,我发现自己最缺少的是一种奖励和观察自我的感受,可以做计划实践一下顺便给自己一个奖励支持,这是也是一种动力,还有观察自我的感受太难的目标可以灵魂降低难度。
这本书推荐,读过会对拖延有全新的理解~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