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海音文集:春风》读后感_1700字
(2019-09-22 11:50:31) 读后感 -
《林海音文集:春风》读后感1700字
看到这本书想起当年读一些台湾作家的书。或温婉或犀利或桀骜或清幽,姿态万千。林海音这本文风自然朴实带有女子特有的气质,文字浅显但涵义并不肤浅。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感怀让人回到书中特有的年代和情境。
两个故事都涉及婚姻。这个和爱情一样是谜宫是难解的谜题。众生各有所感所悟,没有固定答案。它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幸福的婚姻?最初我们是否选择嫁给了爱情?现在的我们是否仿如初见?看起来很美和实际上如此并不相同!“婚姻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甘愿,只要两个人同心携手甘之如饴,那就是幸福的婚姻。因为是否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啊。
婚姻中女子的迷茫困惑多少年都存在,这本书今天读来依然不过时。不过是背景换了罢了。想起“周渔的故事(还是叫周渔的火车)”你所知道的身边人就是真实的他吗?一生半生你真的了解他吗?“春风”里面的女校长和利美是很典型的两种女人,二者差别很大。女强人和菟丝花,难说哪个更好,应该看对应方适配与否。适合的就是相称的,和谐了就是幸福的。
说到这不免思考婚姻中的几大问题。一是互补婚姻和同质婚姻哪个好?很多时候我们被不同之处吸引,有的保持终生有的余生难以沟通。专家出过不少指南书,只是涉及到复杂的人复杂的婚姻怎能一概而论?如果双方一直保持对彼此的吸引力和兴趣,能彼此容忍差异那婚姻是有色彩的兴趣盎然。若能再扩大一些共同点就更理想了。说到底最后夫妻能有话说、说得来、听得懂,这就不容易啦。根本价值观差不多就不会太动荡。互补和同质其实某种程度上是趋同的,在差异性吸引上有根本共同点使婚姻牢固而丰富。二是到底要不要改造自己和对方?恋爱时会说“你不喜欢的我可以改”“为了你我愿意做任何事”。实际上人的本性难移,若非大变故触动一般不会改,非主观意愿的改造很痛苦。春风里的女校长起初因为母性关怀和丈夫结合,一直试图塑造他成为心有大志的事业型成功男人,偏他属于喜欢安静居家的男子。两人差距越来越大,有意无意彼此疏远忽略,女子重心移到办学,男子另觅所爱。根本问题是二人三观不合,必然南辕北辙。只是男子未免贪心,不离婚不公开不坦白,最后还要让校长抚育非婚生子女,也许他也赧颜开口吧。还是那句话,除非本人愿意,不要力图改造别人!你不能保证你百分百真理凭什么要操控别人按你的标准生活做一个木偶?从个人成长角度来说,还是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只有自己优秀起来,才会有更好的生存能力。增加别人的负担、将希望全部寄托于他人未免危险。其实生活久了彼此都会改变一些,但那是浸润型的润物无声的,而非命令强制的。三是你要看起来很美还是自己适意满足?国人好面子,才有体面这个词。但追求有质量的生活,还是身心愉悦和谐共鸣好。不是为了别人而活,人生不长,为何不善待自己?尽量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找到自己合拍的可心人,做一对灵魂伴侣。唉,这个不好实现啊……做对同甘共苦的生活伴侣就不错了……
感慨生活真是一团乱麻啊,说不清理不明。年轻时一定要分出是非黑白,现在发觉很多时候无奈悲哀纠结难解。好比“春风”里的人,看起来每个人都有不得已都有苦楚,最后会如何呢?作者没有明说。在婚姻中讲理真难。做人磊落合则共存,难以为继就好说好散放彼此一条生路吧。何况婚姻还涉及到了两个家庭,这就更复杂。不知有多少夫妻感情被家人指手画脚私心参杂而变质破灭?有情人共度一生叫终成眷属,冤家聚头那叫折磨……
人性真复杂。像“幸福假面”里丈夫心里另有所爱,但妻子是个不错的太太,他本人又个性绵软于是就这样维持着。像“婚姻故事”里的方先生,一边与大家闺秀私奔画地为牢沾沾自喜对方以他为天,一边另建家庭生儿育女这边无名无份也甘愿!一面不珍惜一面作出缅怀的样子,别人羡慕他齐人之福书生风流……我怀疑妻子最后知道了真相,那么大儿子面前一站什么都不用说了,这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吧!方先生却说“不知道她怎么就突然死了”!人性的自私残忍贪心,真是叫人慨叹。
所以说,独身未必不好,结婚未必一定好。各有长短。一切没有固定答案,端看缘起、双方缘分及过法,婚姻充满变数,像个万花筒,魔方每个侧面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希望我们都能看得清行得端过得开心快活。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