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2009年7月1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士良。本书主要讲述了医学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临床的基本操作等有关内容。
基本介绍
- 书名: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作者:吴士良
- ISBN:9787030248015
- 定价: 48.00元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7-1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共30章,分属基础、临床和专题3篇,主要包括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基因克隆、表达调控及与疾病的关係,信号转导与疾病,肿瘤转移与肝纤维化的生化机制等内容。本书内容新颖,对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糖组学与代谢组学基础知识均有介绍,而与临床医学相关的肝胆生化和血液生化等亦有涉及,实用性强。
图书目录
第1篇 基础篇
第1章 绪论:从基因、基因组学到基因组医学
第2章 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其分离纯化
第3章 核酸、基因和基因组
第4章 酶与酶分子工程
第5章 基因组学及基因克隆的常用策略
第6章 蛋白质组学
第7章 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细胞外基质成分
第8章 糖组学
第9章 代谢组学
第10章 细胞信号转异
第11章 基因表达调控
第12章 基质金属蛋白酶
第13章 基因的功能研究
第2篇 临床篇
第14章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第15章 肝纤维化的生化机制
第16章 肿瘤转移的分子生物学
第17章 糖蛋白、蛋白聚糖与疾病
第18章 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
第19章 血液生物化学
第20章 肝胆生化和肝性脑病
第21章 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
第3篇 专题篇
第22章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的原理及套用
第23章 生物晶片技术
第24章 肿瘤发生和转移的酶学研究
第25章 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
第26章 放射损伤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机制
第27章 天然毒素分子
第28章 脑胶质瘤的侵袭特点及其与临床治疗相关研究进展
第29章 多糖免疫调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第30章 糖组学研究进展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彩图
图书信息2
书名: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配光碟)(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
书号:9787302266259
作者:王玉明

定价:49.8元
出版日期:2011-10-1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教材共分21章,涉及蛋白质、核酸、维生素、酶、葡萄糖、脂类、ATP、胺基酸、核苷酸、代谢网路、基因、複製、转录、翻译、基因调控、基因工程、信号转导、血液生化、肝生化、基因诊断与治疗等内容。基本涵盖了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包括相关内容的背景知识、发展简史、诺贝尔奖介绍、进展情况等,这些内容相对独立,与正文内容互相补充。本教材的主要对象为医学院校各专业的本科生,也可供其他类型院校的学生参考,与本教材配套的还有教学光碟和实验教材。本教材既可以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考研的複习材料。
目录
第1章 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的科学
1?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1?1?1从可溶性催化剂的发现到酶学的建立和发展
1?1?2从酒精发酵的研究到代谢途径的阐明
1?1?3从核酸的发现到分子生物学的崛起
1?1?4从蛋白质的初步研究到蛋白质组学的建立
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主要内容
1?2?1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1?2?2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1?2?3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1?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与医学的关係
1?3?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同医学相互促进
1?3?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引领未来医学发展方向
第2章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质
2?1蛋白质的分类
2?2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2?2?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2?2?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胺基酸
2?3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2?3?1蛋白质分子中胺基酸的连线方式
2?3?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3?3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2?3?4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係
2?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2?4?1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2?4?2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2?4?3蛋白质的变性
2?4?4蛋白质的沉澱
2?4?5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2?5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
2?5?1蛋白质组
2?5?2功能蛋白质组
2?5?3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科学意义
第3章 生命延续的物质基础——核酸
3?1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
3?1?1硷基
3?1?2戊糖
3?1?3核苷
3?1?4核苷酸
3?1?5核酸的一级结构
3?2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3?2?1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
3?2?2DNA的超螺旋结构及其组装
3?2?3DNA的功能
3?3 RNA的结构与功能
3?3?1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
3?3?2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
3?3?3核糖体RNA的结构与功能
3?3?4其他小分子RNA及RNA组学
3?4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和复性及其套用
3?4?1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
3?4?2DNA的变性
3?4?3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3?5核酸的催化性质
3?5?1核酶
3?5?2脱氧核酶
第4章 生命活动的催化剂——酶4?1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4?1?1酶的分子组成
4?1?2酶的活性中心
4?1?3同工酶
4?2酶的催化特点
4?2?1酶对底物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
4?2?2酶对底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或专一性
4?2?3酶具有可调节性
4?2?4酶具有不稳定性
4?3酶的命名与分类
4?3?1酶的命名
4?3?2酶的分类
4?4酶的催化机制
4?4?1酶与底物的诱导契合假说
4?4?2邻近效应和定向排列
4?4?3表面效应
4?4?4多元催化
4?5酶的调节
4?5?1酶活性的调节
4?5?2酶含量的调节
4?6酶促反应动力学
4?6?1酶促反应初速率
4?6?2酶活性
4?6?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
4?7酶与医学
4?7?1酶与疾病的发生
4?7?2酶与疾病的诊断
4?7?3酶与疾病的治疗
4?7?4酶在临床检验分析中的套用
4?7?5酶在科学研究中的套用
第5章 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小分子——维生素
5?1脂溶性维生素
5?1?1维生素A
5?1?2维生素D
5?1?3维生素E
5?1?4维生素K
5?2水溶性维生素
5?2?1维生素B1
5?2?2维生素B2
5?2?3维生素PP
5?2?4维生素B6
5?2?5泛酸
5?2?6生物素
5?2?7叶酸
5?2?8维生素B12
5?2?9维生素C
第6章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葡萄糖
6?1概述
6?1?1糖类的生理功用
6?1?2糖的消化吸收
6?1?3糖代谢概况
6?2糖的无氧糖酵解
6?2?1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6?2?2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6?3糖的有氧氧化
6?3?1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6?3?2三羧酸循环
6?3?3糖的有氧氧化与ATP生成
6?3?4巴斯德效应
6?4戊糖磷酸途径
6?4?1戊糖磷酸途径的反应过程
6?4?2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理意义
6?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6?5?1糖原的合成代谢
6?5?2糖原的分解代谢
6?5?3糖原贮积病
6?6糖异生
6?6?1糖异生途径
6?6?2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6?6?3乳酸循环
6?7糖代谢的调节
6?7?1糖酵解的调节
6?7?2有氧氧化的调节
6?7?3戊糖磷酸途径的调节
6?7?4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6?7?5糖异生的调节
6?8血糖及其调节
6?8?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6?8?2血糖水平的调节
6?8?3血糖水平异常
第7章 不溶于水的营养物质——脂类
7?1脂类的概述
7?1?1脂肪酸的命名
7?1?2脂肪酸的分类
7?1?3脂类的生理功能
7?1?4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7?2三醯甘油代谢
7?2?1三醯甘油的分解代谢
7?2?2三醯甘油的合成代谢
7?3磷脂的代谢
7?3?1甘油磷脂的代谢
7?3?2鞘磷脂的代谢
7?4胆固醇的代谢
7?4?1胆固醇的结构、分布和生理功能
7?4?2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7?4?3胆固醇的代谢转化
7?5血浆脂蛋白的代谢
7?5?1血脂
7?5?2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结构
7?5?3血浆脂蛋白的代谢及功能
7?5?4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第8章 细胞能量代谢的货币——ATP
8?1线粒体氧化体系与氧化磷酸化
8?1?1呼吸链
8?1?2氧化磷酸化是ATP生成的主要方式
8?1?3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8?1?4ATP是细胞能量的通用货币
8?1?5线粒体内膜选择性地转运物质
8?2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8?2?1抗氧化酶体系具有清除反应活性氧功能
8?2?2细胞微粒体的氧化体系
第9章 人体重要的含氮营养物质——胺基酸
9?1蛋白质的需要量和营养价值
9?1?1氮平衡
9?1?2蛋白质的生理需要量
9?1?3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9?2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9?2?1蛋白质的消化
9?2?2胺基酸和肽的吸收
9?2?3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9?3胺基酸的一般代谢
9?3?1体内蛋白质的降解
9?3?2胺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9?3?3α?酮酸的代谢
9?4氨的代谢
9?4?1体内氨的来源
9?4?2氨的去路
9?4?3氨的转运
9?4?4尿素的生成
9?5个别胺基酸的代谢
9?5?1胺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9?5?2一碳单位的代谢
9?5?3含硫胺基酸代谢
9?5?4芳香族胺基酸代谢
9?5?5支链胺基酸代谢
第10章 遗传物质合成的基本原料——核苷酸
10?1核酸的酶促降解
10?2核苷酸的生理功能
10?3核苷酸在体内的合成过程
10?3?1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10?3?2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10?3?3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10?3?4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10?3?5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
10?3?6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10?4核苷酸在体内的分解过程
10?4?1嘌呤核苷酸的分解
10?4?2嘧啶核苷酸的分解
第11章 生命的主要特色——代谢网路
11?1代谢网路的特点
11?1?1代谢网路具有整体性
11?1?2代谢网路具有複杂性
11?1?3代谢网路具有可调性
11?1?4代谢网路具有特异性
11?1?5代谢网路具有无尺度性
11?2细胞水平的代谢网路
11?2?1细胞水平代谢网路与物质互变
11?2?2细胞水平代谢网路与能量代谢
11?2?3细胞水平代谢网路的调节
11?3器官水平的代谢网路
11?3?1不同组织器官中物质代谢的特点
11?3?2饥饿状态时器官水平的代谢网路
11?3?3饱食状态时器官水平的代谢网路
11?3?4适度运动时器官水平的代谢网路
11?3?5器官水平代谢网路的调节
11?4整体水平的代谢网路
11?4?1应激状态时整体水平的代谢网路
11?4?2肥胖时整体水平的代谢网路
11?5代谢组学及相关组学
11?5?1代谢组学研究的意义
11?5?2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11?5?3代谢组学的套用
第12章 遗传信息的表达单元——基因
12?1基因
12?1?1基因概念的发展
12?1?2基因的定义
12?1?3基因的功能
12?1?4基因的结构
12?2基因组
12?2?1基因组的概念
12?2?2原核生物基因组
12?2?3真核生物基因组
12?2?4病毒基因组
12?3线粒体DNA
12?3?1线粒体DNA的特徵
12?3?2线粒体基因的编码特点
12?3?3线粒体DNA突变与衰老和疾病
12?4人类基因组计画与基因组学
12?4?1人类基因组计画
12?4?2功能基因组学
第13章 DNA的生物合成——複製
13?1複製的基本规律
13?1?1半保留複製
13?1?2半不连续複製
13?1?3双向複製
13?1?4保真性複製
13?2参与複製的酶和其他蛋白质
13?2?1解旋酶
13?2?2单链结合蛋白
13?2?3DNA拓扑异构酶
13?2?4引物酶
13?2?5DNA聚合酶
13?2?6DNA连线酶
13?3複製的基本过程
13?3?1原核生物DNA的複製过程
13?3?2真核生物DNA的複製
13?4反转录和其他複製方式
13?4?1RNA指导的DNA合成——反转录
13?4?2其他複製方式
13?5DNA损伤(突变)与修复
13?5?1突变的意义
13?5?2引发突变的因素
13?5?3DNA突变的类型
13?5?4DNA损伤的修复
第14章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14?1转录的基本特性
14?1?1转录的不对称性
14?1?2转录的连续性和单向性
14?2RNA 聚合酶
14?2?1原核生物RNA聚合酶
14?2?2真核生物RNA聚合酶
14?3与转录起始有关的DNA结构
14?3?1原核生物启动子
14?3?2真核生物启动子
14?4转录过程
14?4?1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14?4?2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14?5RNA前体的加工
14?5?1原核生物RNA前体的加工
14?5?2真核生物RNA前体的加工
14?6RNA依赖的RNA複製
14?6?1RNA複製酶
14?6?2RNA複製的方式
第15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15?1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15?1?1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15?1?2tRNA是胺基酸的运载体
15?1?3rRNA参与组成核糖体
15?1?4蛋白质生物合成需要的酶类及各种因子
15?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15?2?1胺基酸的活化
15?2?2核糖体循环(广义)
15?3翻译后加工
15?3?1新生多肽链的加工修饰
15?3?2新生多肽链中非功能性片段的切除
15?3?3多肽链摺叠形成高级结构
15?3?4空间结构的修饰
15?4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15?4?1抗生素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
15?4?2其他干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
15?5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分选和定位
15?5?1蛋白质定向输送的两种机制
15?5?2分泌性蛋白质的靶向输送
15?5?3线粒体蛋白的靶向输送
15?5?4细胞核蛋白质的靶向输送
第16章 确保基因的精确表达——调控
16?1基因表达调控概述
16?1?1基因表达的特异性
16?1?2基因表达的方式
16?1?3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
16?2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16?2?1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16?2?2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转录水平的调控
16?2?3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翻译水平的调控
16?3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16?3?1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的複杂性及特点
16?3?2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16?3?3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转录前水平的调控
16?3?4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转录水平的调控
16?3?5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16?3?6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翻译水平的调控
16?3?7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翻译后水平的调控
第17章 打破DNA的物种界限——基因工程
17?1基因的天然重组
17?1?1接合作用
17?1?2转化作用
17?1?3转导作用
17?1?4位点特异性重组
17?1?5转座重组
17?1?6同源重组
17?2基因的人工重组
17?2?1基因工程技术的建立与完善
17?2?2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工具酶
17?2?3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载体
17?2?4基因工程的实施过程
17?2?5基因工程技术在医学上的套用
第18章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环节——信号转导
18?1信息物质
18?1?1细胞外信息分子
18?1?2细胞内信息分子
18?2受体
18?2?1胞膜受体
18?2?2胞内受体
18?2?3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点
18?2?4受体活性的调节
18?3信号转导通路
18?3?1胞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18?3?2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18?4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交叉联繫
18?4?1一种信息分子可使几条信号转导通路活化
18?4?2一条信号通路的成员可调节另一条信号通路的活性
18?4?3不同信号通路可协同调控同一效应蛋白或基因
18?5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18?5?1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发生
18?5?2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治疗
第19章 沟通人体代谢的媒介——血液
19?1血液概述
19?2血浆蛋白
19?2?1血浆蛋白的分类
19?2?2血浆蛋白的特点
19?2?3血浆蛋白的功能
19?3血液凝固
19?3?1凝血因子与抗凝血成分
19?3?2凝血途径
19?3?3血凝块的形成和溶解
19?4血细胞代谢
19?4?1红细胞代谢
19?4?2白细胞代谢
第20章 物质代谢的主要基地——肝
20?1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20?1?1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20?1?2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20?1?3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20?1?4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20?1?5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20?2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20?2?1生物转化的概念
20?2?2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
20?2?3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
20?3胆汁酸的代谢
20?3?1胆汁
20?3?2胆汁酸的种类
20?3?3胆汁酸的生成
20?3?4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20?3?5胆汁酸的生理功能
20?4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20?4?1胆红素的生成
20?4?2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转运
20?4?3胆红素在肝中的代谢
20?4?4胆红素在肠道中的转变
20?4?5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20?4?6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第21章 二十一世纪的医学诊疗技术——基因诊断与治疗
21?1基因诊断
21?1?1基因诊断概述
21?1?2基因诊断的基本策略
21?1?3基因诊断的套用
21?2基因治疗
21?2?1基因治疗概述
21?2?2基因治疗的基本策略及技术流程
21?2?3基因治疗的套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