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待(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_读后感_600字
(2020-01-01 19:30:06) 读后感 -
《等待(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_读后感600字
看这本书的一路,我一直想着的是《陆犯焉识》,众所周知,电影版的名字叫做《归来》。
关于并不遥远的文革时代,即使没有亲历,但通过余华的《兄弟》,《活着》,以及《陆犯焉识》等小说,
也都知道其中对于人间离苦,悲胜于喜,所以不折腾,不走回头路才能成为全民共识。
在同一个历史语境里,直至前半部我都还觉得本书索然无味,铺陈太多,情节简单不曲折,
主人公太顺境,甚至有失真的感觉。
我想说的是:对于文革已经有了一个刻板印象,要跳开这个框架不容易。
直到看到接近尾声,特别是看完许知远对哈金的访谈。
(顺便插一句,开篇余华的推荐我还以为客套话,再来看看哈金比余华的确有不同的触觉。
余华写人痛之所痛,哈金写人之痒之难止)
再回头来琢磨这本书,的确是不错,而且这标题还近似神来之笔了。
首先是文革年代里,也不是所有人生死离别,也还是一样人情世故,居家过日子。
平凡人,平凡事。对于孔林和曼娜两人生活的轻描淡写,没有受什么批判的罪,或是真实如此,或者作者为之,就不出奇了。
更主要的,渲染环境上的苦难不是本书的出发点。
他想写的,是何时何地无论谁都会面临的:选择的困境。
选择就是一种放弃,选择就是一种坚持,选择就是一种无可避免的抉择。
软弱的孔林自然无法:做得出,受得住。
但对于看客,不也一样?爱情,家庭,事业,学业,各种选择的过程以及带来的结果,塑造了我们的人生履历。
谁不是高高低低踩的一脚坑,一脚泥?
后悔??NO!
忍耐??Maybe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