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如何高效阅读(纪念版)》读后感_1300字

(2019-08-19 18:56:59) 读后感

《如何高效阅读(纪念版)》读后感1300字

还是不错的。让我更加确信梳理脉络和利用思维导图帮助阅读的正确性。


附:一次混乱的线性阅读笔记

本书前28页,在不遗余力地花式自荐阅读本书的种种好处。其中重复最多的便是——能让你学会高效阅读(快而知之)。也三番五次叮嘱我们,一定不要跳读!一定不要跳读!一定不要跳读!方法是循序渐进的,当按作者思路走。

第2-4章:提出一个具体可行的计算方法,供大家自检阅读速度。并由此引出——手指可加速,消除回读的这一论述。

担心读者质疑练习这些到底对普通人有没有用,还举了些例子: 早餐前读一本书的西奥多·罗斯福,天赋异禀每分钟1200单词的约翰·肯尼迪,一天一本书(普通情况下),一周六本书(结婚生娃后)的学生


第5章:旨在攻克引起阅读慢的另一个因素——默读。

第6章:专注于提升理解力。这其实和当初学语文没啥区别:要学会抓住关键词,抓住关键段落,梳理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大意……

第7-8章:po出一个个在阅读时可能存在的错误认识。建议培养1秒定目的,轻松搞定阅读的习惯——即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来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方法,促进高效阅读的完成。比如,一篇散文,你想从里面学习表达方法、细品汉语搭配之精妙绝伦的,就当抓住精彩段落细嚼慢咽,好好体验个中的趣味,倘若只是追求故事梗概,那么,一目十行找关键即可。

第9章 引出阅读记忆力的概念。举例介绍了一款回忆模式——阅读时在白纸上画斜线,读完后马上在斜线上记录文章的主旨大意,之后从下往上阅读,再现各种即时信息。借此梳理信息,方便记忆,同时避免可能因反复回读造成的精力浪费。非常新颖(以前课堂教学中不曾了解过还可以这样),感觉和树状形思维导图有点类似,是个可以尝试的方法


第10章 提供了两种方法帮助我们训练自己的阅读速度。这一part的区别在哪,我没看懂。

第11-13章 建议“不择手段”地提速——了解作者写作技巧、创造有利阅读环境(方便快速刷页)、根据句段内容梳理彼此之间的关系

第14-17章 揭秘速读者和普通读者眼睛运动的规律,反对默读每个词,提出利用手指带动眼睛目击范围,加快阅读速度的“画圈运动”方法。

第18章 阶段性自测效果


第19章 表明:练抓信号词(关联词)有助于提速

第20章 阅读方法多种多样,如线性阅读、略读、扫读、视读

第21-22章 强调端正态度,提前组织(即预习)的重要性。并建议咱们培养积极思维以及“先整体再局部”,先“大后小”的观念。了解整体脉络(地图),再逐一攻克,未尝不可。


第23章 承前对阅读小说的方法做了具体补充:扫读抓三要素,带目的带问题,有助于完成有效速读。

第24-25章 讲述辅助性手法的多样,额外提到——兴趣对阅读的促进大有裨益


第26-27章 重复1秒定目的的决定性作用,建议以点带面地制定详细计划,有组织地阅读

第28章 重点解决杂信息杂乱,记不住的问题。指出——阅读有时候是在做减法、重组和改编。

第29-31章 建议我们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阅读,勇于尝试经得起考验的技巧帮助自己。比如以简读杂,比如参加特训

第32-33章 详细介绍速读报纸、信件的妙法

第34-35章 建议我们学以致用,从树立“每天一定要阅读一本书”的信念开始,寻找和培养适合自己的方法,勿忘保持杂志和资讯性阅读

第36章 再自测效果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