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_读后感_1000字

(2020-02-19 11:08:17) 读后感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_读后感1000字

穷则思变,变则通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本书告诉你,并非如此。我们与极贫的人差距并不大,只不过受生活的环境所限,他们要应对更多未知的风险,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的成本更高。

穷人的生活中有一个“贫困陷阱”,明天的收入比今天要少,攒钱困难,没有余力应对任何风险,有限的存款很可能被疾病等突发事件消耗殆尽;穷人忙于奔命,勉强维持当下的生活,受到的教育有限、观念陈旧,很难有余力去获取对自己未来有用的信息。因此看起来他们将永远处于贫困中。

我已经过了心系天下的年纪,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大部分是在为自己看。从来没有经历过极度贫困的生活,没见识过贫困陷阱,但我感觉自己生活在另一种陷阱中,姑且称呼它为“伪小康陷阱”吧。生活在德国,真的是很安逸,没有人叫你加班,每周甚至可以有一天在家home office,每年三十天的带薪假期,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可这安逸实际是在陷阱中:在德国工作交税很高,税后工资随着时间涨幅不大。即未来的收入和今天的收入差别不大,折算通货膨胀和年龄增长的关系,可以认为未来的收入低于今天的收入。且德国工作到67岁才算正式退休,退休金比工资低很多,德国同事说,很多德国的老年人晚景凄凉,因为不再有钱支撑他们的高消费生活。

为什么是“伪小康”呢?看起来的小康生活,实际有一个条件:你要按时去上班,且你不会失业。所以在我看来,这样的小康生活是十分脆弱的,在这个资本主义的社会,除了你的身体和时间,你没有别的任何资本,经不起经济危机,经不起生大病。所以我始终觉得,对每天不得不工作八小时,否则没有别的经济来源的我们来说,我们就是以前的农民和工人,只不过我们不卖劳力,我们卖脑力。

有几个问题希望可以时常反思:

· 你处在收入曲线的哪一段?

· 你的未来是何图景?

· 你有没有陷于眼前享乐,忽视了长远投资?

· 你做了怎样的投资?有什么针对你生产方式的投资(比如卖体力提升体能,卖口才提升忽悠的功力,卖脑力提升知识技能)?

· 你对于什么样的可能发生的风险作出了怎样的预防?

· 你生活的环境(朋友、网络渠道)是否有助于你走出陷阱?

· 你获取信息的途径如何?是滞后还是超前?你有没有因或许信息不足而遭受损失?如何及时获取更多信息?

在初入职场的时候,被领导灌输了一个金句,“穷则思变,变则通”,分享、共勉。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