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百年孤独》_读后感_600字

(2020-02-01 12:56:17) 读后感

《百年孤独》_读后感600字

众口一词,都认为这本书难懂。依据如下:

1.人名太多太长太重复。这个理由有点勉强,因为你没必要记住那些名字,分清辈份即可。实在分不清的话就给他们编上序号。该书人物尽管众多,但各自性格极其鲜明,断乎不会搞混。即使分不清人名,也还能区分得清人物。所以,这条理由可忽略。

2.冗长繁琐却又意味深长的语言。这确实是个难点。据个人体会,这语言恰是作者深厚功力的绝好体现。在读的范晔译本,译文相当精彩。通篇描写性语句生动传神且撼动人心。自然读的时候要用心感受和揣摩。这是比较耗费功力的事情,只有文学素养扎实,才能经得起那语句的折磨。对许多句子的理解,其实和对人物的理解是相通的,解开一环,便可触类旁通。否则,就会陷入语句泥浆不能自解。

3.关于本书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这是本书最有争议,也是最有嚼头的地方。所谓“智者见山,仁者见水”,对于本来就没有确定意义的魔幻内容,你大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去理解,不必管对错,也不必看别人的意见,因为,这种虚幻景象的意义,连作者也未必有确实答案。就像大家读《西游记》,每个人都有可以对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只有角度的差别,没有对错之分。

判定一本书难读或易读的标准,除了个人知识修养的差别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有无独立思维能力。如果对书的认知完全取决于别人的引导,则极易被不同观点搞得晕头转向,很难形成自己的见解。那样的话,因为选择困难症,这本书就显得极难懂。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