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现代性与大屠杀》读后感_1100字

(2019-08-07 17:10:08) 读后感

《现代性与大屠杀》读后感1100字

日常举止之所以温和,主要是因为假如它们都是暴烈的,那么人们现在就面临着暴力的威一种他们无法匹敌也无望赶走的暴力。可见,暴力从日常生活的视线中消失是现代权力集中和垄断趋势的又一体现,个体交往缺乏暴力是因为它显然受到了个体之外的力量的控制。但是,这个力量并不外在于每个人可触及的范围。因此,日常生活中过于吹嘘的温文尔雅的态度以及随之而来让人惬意的安全都有它们的代价(埃力亚斯)

这又是一本可以结合像米格拉斯人性实验一样力图解释像纳粹,卢旺达,孟加拉国种族屠杀,古拉格群岛屠杀的力作,但鲍曼显然和韦伯一样,继承了对现代性文明的怀疑,他也是从这个角度上分析现代理性如何让道德丧失和冷漠,又结合列维纳斯,阿伦特,萨特的著作分析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纽带何以如此脆弱,这一切都是理性官僚的扭曲结果,康德启蒙主义带来实践理性最终没有带来预期的自由,反而导致了非理性的经济力量和官僚化的社会组织对人的控制,确实很多地方值得深思,让我最震颤的分析来自个体的责任如何被建构,从而让我们行为的半径内没有道德指涉,我觉得现代理性社会就是特别喜欢强调个体责任,并且将应该尽的工作义务,牺牲和忠诚视作最重要的个体价值,如此,其实我们只是像纳粹的艾希曼也只是整个社会官僚系统的螺丝钉而已,那种责任的强调让我们实现了自身价值,但由于我们只是螺丝钉,根本毫无能力去反对权威系统行为的目的性,即便能反对,官僚系统高效率的分工让我们失去道德行为的可预见性,许多参与屠杀的德国普通民众一直到大战结束后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这是最恐怖的地方,我们可能就是被深深嵌在凋敝的深渊里,只知道往上爬,却不知道自己行为最终在这个社会组织里指向什么目的,如此想想,道德评价可能只是出于外在评价而已,不可能出于系统内部,现代官僚系统的实用性和道德完全分裂了。我由此又想到马云提的996工作制度,这个制度也是纳粹屠杀时候的工作精神,为什么不多谈谈企业的社会责任,为什么不多谈谈支付宝保护公民隐私问题上做了多少贡献呢?如果这样企业一味只是消费公民各种隐私数据去建立自己的“理性资本主义”,那毫无疑问,马云的员工也不过是诸多“艾希曼”。

关于人性的思考,现代西方哲学最主要还是三个方面,存在主义下的“主体的人”,人是可以充分选择的,选择先于本质,但显然,个体的选择在现代性的官僚系统里已经是毫无价值,甚至是无奈的,所以我们并不是主体,只是一种官僚管理下的客体,器具而已,于是现代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下,我们也不过只是“后现代人”罢了,除了我们有一张个性生动的脸以外,我们还有什么自主性,自为性呢?很多自主性的抉择在官僚系统里不过是另外一种他为的再生产而已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