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写作》读后感_700字

(2019-08-30 22:20:29) 读后感

《写作》读后感700字

我好像开始懂得一点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好了,她的观察和笔法,隐去明显的人称视角,无形自然的用流淌的方式,把图像转化成意识流,而你竟然是从这些没有过多逻辑顺序的文字里读到她的心流。 习惯上,总是喜欢抓住主线支线、剧情发展,最好清晰明白、高潮迭起、隐喻交织。

初读她的作品,如果选择“不慎”,从《达洛维夫人》读起受虐,到《一个人的房间》迷迷糊糊,会觉得《情人》是有怜悯心的一本了。几次弃读暂将其打入冷宫,遇到这本《写作》,想着总该“温顺乖巧服帖”一点了吧。翻牌子~ 依然铺面吹来M·杜拉斯的风格,也难怪,如此自恋的作家,气场自然也炸裂。

她才不屑用说教的方法教你如何写作,她只谈论自己。“孤独”,“脑袋空白”,“怀疑”,“误会”,“虚无”,这些感觉和体验,构成了写作,促成了写作,甚至完美了写作。乍听起来很神奇荒谬是吧? 跟着她的感觉走,事情就是而且应该是这样。有时候,也会举例,辅以阐释。大家巨擘经典名著?不不,忘记了吗?她只谈论自己。融洽的让你分不清哪些是示例哪些是观点。甘之如饴~

人们身上负载的是未知数,写作就是触知。或是写作或是什么都没有。
人本身有一种写作狂,强烈的写作狂,但人们疯狂并不是因为这个。正相反。

这本玛格丽特·杜拉斯晚年的一部随笔集,一九九三年出版,精准的时间让人才感觉到,原来离我们这样近。《写作》是第一篇,《罗马》像是在说某部罗马爱情电影,不知道是哪一部。《纯洁的数字》是神经灼烧的痛苦,《画展》本身就像是印象派风格的文字。《年轻的英国飞行员之死》是大战之后未能消弭的死亡哀伤的瘴气。M·D读起来就像一台转录剪辑功能的投影仪… 只加上很精简的一点释注。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