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白鹿原》_精选读后感_4000字

(2020-01-01 06:10:27) 读后感

《白鹿原》_精选读后感4000字

《白鹿原》读后感 2018.12.15 逐梦者

好多年前曾尝试读《白鹿原》,作为一个地道的年轻广东人,根本理解不了关中的风土人情,也读不出原上五十多年历史变迁的恢宏壮阔,只觉得话语乡土味浓厚,人物线纷繁复杂,情节古老厚重,读了小半部后没法再读下去了,如此便一搁经年。

及至现在,2018年最后的一个月,在youtube 上看了大概二十集电视剧后,镜头下一望无际的麦田,乡野间晨起暮落的景致,白鹿两家几代人的兴衰,又勾起了我读原著的念头。

这一读就无法停下来了,白天忙碌地工作,晚上再挑灯夜读, 22小时6分钟读完白鹿原上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

这到底是一本小说还是一部史书?我对那段历史的所有认知都是从影视剧中来的,但是此书所述却如此真切。白描式的叙述,不着浓墨渲染,不加以批判评论,只是一卷卷一宗宗地述说着发生在这原上的一切。众横交错、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新与旧、国与共、善与恶、父與子,象征着美好生活的白鹿若隐若现,原野的希望忽明忽暗,世人的认知忽左忽右。看得我忽起忽落气荡心胸,不得不一吐为快。

这是一部史诗式的长篇巨作。

今天先趁着新鲜热辣,说说人物,以后有时间再读,可能会有不同的感觉。

1. 白嘉轩

作为白鹿原的族长,白嘉轩遵循着祖祖辈辈订下的族规,守着土地,守着祠堂,守着村民。一辈子挺直腰杆做人,在他眼中凡事都是要有族规乡约约束。即使是他的长子白孝文犯了错,他也是毫不留情地以族规鞭打他,并把他逐出家门。

白嘉轩是正直、良善、温厚、恭顺的化身,是礼义廉耻的真诚守护者。他对待长工鹿三如亲兄弟一般,同耕种,同吃食,同甘共苦。每有收成,都是拿上好的粮食先给鹿三,不准儿女对鹿三有半丝不恭敬的态度。

白嘉轩既有卫道士的耿直和忠诚,又有宅心仁厚的非凡气度。黑娃把他的腰打断了,但是当他看到黑娃“学好为人”,就几次三番为黑娃求情。

不管别人如何待他,白嘉轩都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鹿子霖把白嘉轩当成原上唯一的对手,处处防着算着谋划着,但是白嘉轩却从未与他争过算过。即算是鹿子霖和田小娥合谋计算白孝文,又登堂入室拆楼拆房,白嘉轩把一切都看通看透,然后淡然化之。后来鹿子霖因为儿子鹿兆鹏的原因而落到监狱里,白嘉轩并没有趁机报复落井下石,而是急急地去营救。他所思所谋的都是要顾全乡亲邻里。

作为人父,白嘉轩疼爱儿女,尤其是女儿白灵。白灵自小反叛激进,他就免去她裹足之痛,给女儿一闹又送她进城接受新学思潮。虽然后来与白灵断绝父女关系,其实心心念念牵挂着这个女儿,及至得悉白灵的死讯后的崩溃痛心,无不表现着父爱的深沉。

但是白嘉轩不是完美无缺的,对于儿子们,他自小便教导他们礼义廉耻。但是对于长子白孝文误入歧途,他除了以族规教训他,并没有给他更多的机会改过,中场白孝文落得衣衫褴褛讨饭被狗追。对于一个父亲来说,也是有点难以理解。还有一点就是,当三儿和媳妇没有生育时,他利用了兔娃使三儿媳妇怀孕。或许这就是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思想在作怪。

而作为人夫,白嘉轩是温厚的。他前头娶妻六次,六个妻子全死光,直到第七次,娶到仙草为妻才过上正常的日子。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姻缘,和仙草的感情温厚和顺互相扶持。

不管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白嘉轩都坚韧地守着族规过着日子!

2. 鹿子霖

鹿子霖狡诈、圆滑、好色、好斗,是白鹿原上和白家平起平坐的人物。 是在原上有田地有钱财的庄稼大户。

和白家一样,鹿家都是亲自下田耕种,他们对于泥土有种与生俱来的不可分割,且已经融为一体,土地就是他们的生命。

鹿子霖就是一副 见高就拜,见低就踩,亏不吃,利要得,前倨后恭,笑里藏刀的小人嘴脸,无论哪朝哪代哪乡哪村那个地方都有这种小人。陈老一勾划,形象马上跃然纸上。处处要落白嘉轩面子,欺占田小娥,计算白孝文,巴结田福贤,一有事情发生就呼天抢地,反复无常。和原上稍有姿色的放荡女人都有一腿,生出的娃就有三四桌,后来还全部认作干娃。

如此小人,却养出两个不同凡响的儿子,鹿兆鹏和鹿兆海。真是有点不敢相信……

3. 鹿兆鹏

鹿兆鹏,鹿子霖的大儿子。送到城里上学,是原上第一个共产党员。 他反对父母安排的婚约,反对娶冷先生的大女儿,却又拗不过父亲鹿子霖的几巴掌,给从城里打到洞房。

婚后就离家出走,后又回到原上当校长,组织农协搞运动,但是却对家里的妻子不闻不问。后来到城里做地下党,和弟弟鹿兆海所深爱的白灵由假夫妻变成真夫妻。及至白灵给活埋,也没有提及鹿兆鹏有什么反应。 当初他是她的直接领导,人生的精神导师。但是他真的爱白灵吗?还是在这段感情里更多的是革命的情谊呢?是上级对下级的关怀?是环境促成的结果?书中没有交代最后鹿兆鹏的去向。

弃妻弃父弃家,只为心中的革命信仰,鹿兆鹏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我们很多时候都无法理解这种行为,我们活得营营役役如蝼蚁般卑微渺小,又如何可以舍弃一切不管不顾往前冲呢?

虽然我不喜欢鹿兆鹏这个人物,但是或许又正是因为还有着这些如此坚持的人,才可以改朝近代。

4. 鹿兆海

鹿兆海是白鹿原上三观正气的人。

他的爱情纯真而热烈。他和白灵两小无猜,纯真炙热。他为她,从”共”转“国”,她为他从“国”转“共”,阴差阳错之间,又站在不共戴天的对立面了。鹿兆海的爱是包容的,他说党派可以不同,但是爱意可以相通,但是白灵的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孤注一掷。

当在震惊中看到自己的嫂子居然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挚爱时,鹿兆海还是强忍悲愤,不负他哥鹿兆鹏的委托,护送白灵出城。说出永生不娶的话,最后也只是轻轻一吻白灵的面颊,就此永别。爱得炙热,爱得坦荡,爱得痛苦无比!

鹿兆海不但爱里纯粹,对家国更是忠贞不二满腔热血。中条山一战,杀死四十三个日寇。如果我理解没错的话,他死后交给朱先生的盒子里有四十三缕头发,代表着他亲手杀死的四十三个日寇。如此铮铮傲骨最后却惨死在内战中。庆幸他没有永生不娶,他娶了一个酷似白灵的女子,生了一个男孩得以延续血脉。

现实的血腥摧残了这个时代热血青年的理想…… 你又是否在这里找到自己年轻的身影和梦想呢?

5. 白灵

白灵自小聪慧,反叛,激进。 她反对一切的束缚,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愿,敢于争取自由。小时候哭闹不肯裹脚,还问出白鹿到底有没有裹脚的问题,如果白鹿也裹脚,它又如何能自由自在地蹦跳。

她违背父亲,一定要进城上学,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她反抗就婚约,一纸休书休了娃娃亲,把娃娃亲家和父亲气得半死。

书中描述白灵的一双眼睛透出异于平常女子的精灵,文能治国武能兴邦。她从懵懂的革命信仰,到激情澎拜的投入,发动学潮,砖拍教育部长,最终远走他乡,却在党内的萧反运动中惨遭活埋。

如此灵性人物的消逝,白鹿再次出现在白嘉轩的梦里,回头委屈一望,然后绝尘而去... .... 看得人心痛难忍……

6. 朱先生

朱先生是关中大儒,白鹿原的灵魂人物。洞悉世事局势,既奋起救民于水火,又超然脱俗。独闯兵营,说退二十万西安城下的清兵。监督救济饥民,编辑县志,传道授业解惑。临死前逐一安排后事,不准傍人吊唁,但是还是有千百村人夹道哀送

朱先生风骨值得万代敬仰!

书里朱先生用自己出的书和编的县志陪葬的。陈老说过他要写一本死后可以枕着的书,《白鹿原》完成了陈老的愿望。估计陈老把自己想说的都通过朱先生说出来了。

7. 冷先生

冷先生悬壶济世,是白鹿原的名医。他不拘言笑,为人不偏不倚,正直公道。不管是富人穷人都一视同仁。他是白鹿两家的亲家,大女儿冷秋月嫁给鹿子霖的长子鹿兆鹏,二女儿嫁给白嘉轩的二儿子。

可惜了大女儿,格守最后没有得到半丝鹿兆鹏的爱意就抑郁惨死。如果鹿兆鹏能像白灵一样反抗这桩婚事,也写一纸休书,或许结局就不一样了。

二女儿嫁给白孝武,倒是过得不错。

冷先生也代表着那时候的知识分子群体,但是不管他们的愿望是多么美好的,他们的女儿也无法走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三纲五常的约束。

8. 鹿三

鹿三是一个忠厚老实的长工,从不因为白嘉轩的厚爱就忘掉自己应尽的本分。他格守着自己的职责,奔前忙后为白家尽心尽力。

如此本分的庄稼汉生出了一个鲁莽行事的儿子。鹿三无法忘记儿子黑娃和田小娥回到原上带给他的耻辱,继而断绝了父子关系。农协运动后黑娃落草为寇,田小娥委身于鹿子霖,又色诱白孝文,这个他不认作儿媳的女人一次又一次地给他带来无法磨灭的耻辱,最终导致了他手刃田小娥的惨烈。田小娥死前回头喊了他一声“爸”,带着不甘不明不屈死去了。

此后原上发生了瘟疫,田小娥的鬼魂附到鹿三身上,虽然给白嘉轩修塔镇住了。但是鹿三自此后便萎糜不振直至到死也没有好起来过。

本分守纪的人却落得如此下场,世道本来就是如此不公平的。

9. 黑娃

黑娃是长工鹿三的儿子,他不甘于原上的生活,远走他乡作麦客为原下更加富裕的人家收割麦子。

受了主人家小妾田小娥的色诱,带着她回到原上,却受到白嘉轩的阻挠,不准他们进入祠堂。黑娃恨白嘉轩的腰杆太直了,上山做土匪后,他派人抢劫了白家还把白嘉轩的腰打断了。

后来给白孝文说服后招安到保安团,他洗心革面从新做人,还做了朱先生的关门弟子,从而“学为好人”。最后又给鹿兆鹏说服,反了保安团,帮助共产党取得了胜利。

黑娃在取得胜利后却给白孝文罗列的罪状给害死了。死得很冤枉

10. 田小娥

很多人同情田小娥,说她是旧制度下的牺牲品,我却觉得她是一错再错,错到无以复加。

先是为了挣脱做小妾的命运,主动色诱黑娃通奸,然后被动地给鹿子霖占有了,再和鹿子霖串通勾引白孝文,再诱惑白孝文吸鸦片。

她为了救黑娃,去找鹿子霖求情,被鹿占有是一种无力抗争的悲哀。但是一转身,她就顺从了鹿子霖,并和他谋划陷害白孝文。

她在戏场上用下三滥手法逼迫白孝文跟她回窑洞,色诱他,然后再一步一步诱使白孝文抽食鸦片,这是非常主动出击的卑劣行为。

虽然最后在看到白孝文堕落后的惨况没有成功报复的喜悦,但是这种报复的结果是她主动参与的后果。不要说是制度的牺牲品,即使是放在现代,也会对此种行径加以蔑视和不齿。怎么看都有点潘金莲的味道。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