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有本事文艺一辈子》读后感_1700字

(2019-08-21 09:26:49) 读后感

《有本事文艺一辈子》读后感1700字

「生命不可能完美,但我们也要做出不可能的改变。」

宁远的又一本随笔。她用这句话结尾,说明生活之于她,剩下的只是一种平静的享受了。

书中有她过往的回忆,有初入社会的一些趣事,还有对家的眷恋。后半部分重点对孩子的成长进行了甜的腻人的描写。无论写的什么,全书贯穿一种思想:宁静的生活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美好。

很多人都羡慕宁远的生活方式,兴趣作为事业,不仅满足了心里的愿望,而且还能养家糊口,质量且还不低,这是何等之美好。母女之间得天伦之乐,也是让人羡慕的一愣一愣的。但又不得不说,通过这本书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而不认真的思索,那么,鸡汤喝坏肚子的事儿又会发生在你我身上。

先来说说兴趣变为事业。这不是常人能做的事儿。为什么呢?先看创业的基本条件:充分的资源,可行的概念,基本的技能,行业的知识,明锐的才智,网络和关系,坚韧的毅力。

再看宁远,她能成功做到这点,结合几点要素,就会发现其中奥妙。

首先,她的知名度为她带来了「充分的资源」。她是四川广电的主持人,是2008年金鹰节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奖,2009年“金话筒奖”获得者,特别是这个“金话筒奖”,这,全国只有10名。另外,汶川地震期间,她动情的主持更是让全国老百姓都知道了这位知性的美女主持,so,做事之前就已经广而告之,就有了让大家就凭兴趣你可能也会去店里看一看的效应,这已经超出你我常人很多,毕竟自带粉丝。而且,主持人的身份也自然的让她接触和生活的交际圈变的不是常人能所及。人脉,资源也就不一样了。其次,把握机会的「可行性概念」。随着国力的增长,人们的需求已不再是吃饱穿暖这么简单,而是吃好穿美的需求,宁远所设计的款式服装,环保,知性,淑女情节充满其中,穿一身这样的衣服,坐在暖暖的阳光房,或者古镇侧踏,又或者海边沙滩,正好抓住了时下年轻女性们的心理,知性,浪漫,不正是「一本书,一杯茶,一副景,放空自己」的最佳配饰吗?而且这个时候宁远在获奖以后已经到达事业巅峰,能在巅峰激流勇退也是需要勇气的,这种把握机会的能力和勇气,试问你我能否做到?至于后面说的技能,才智,毅力这就不再赘述。

所以,并不是说这一类生活遥不可及,是你想翻过窗户看风景的时候,你得提前有爬窗户的本事,而不是真正的「你有多大胆,地就有多大产」的时代了。就像宁远,她边学习,边打工,在学校集体分房时能舍得一套房而跳槽,做主持,编辑,制作的艰辛可能也不是电视机里面那么光彩夺目的,这些看不见的努力才是关键。

关于后面半部分说跟孩子的交流。时下,育儿的书太多,道理也太多,宁远的教育方式只能说是其中一种,不能算独特,也不是随大流,光看书学,是学不来的。现在带孩子,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父母不能和孩子一起成长,最终导致传统过时思想和孩子与时俱进的认知能力不相匹配而产生矛盾。比如,大人每每要求孩子做什么事的时候,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为了你好”。但是,你怎么知道这就一定是“好”的呢?你问过孩子需要什么吗?既然为他好就不能听听他的意见吗?打他是为他好,骂他是为他好,对他的感受不闻不问是为他好,那什么是不为他好呢?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孩子在成长,而你却在原地踏步。那大人教的就绝对是错的吗?肯定不是。但是,鸡汤喝多了,也会拉肚子,过犹不及罢了。宁远在带孩子的故事中,最关键的,就是妈妈尊重了孩子的自然人个体属性,而不是把孩子当作成了她的附属品。在孩子成长中,宁远也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跟着孩子一起成长,这才是关键。又比如,作为“老子”的你,当“儿子”回家问你一些好奇或者百科类的问题时,你要嘛一问三不知,要嘛一句“上网自己查”就给解决了,你觉得这样妥吗?又或者,孩子现在所接触的体育运动已经不是我们儿时的跳皮筋,丢沙包那些简单的了,但是每当孩子想叫你陪着玩的时候,你却总是回答不会,那你会什么呢?难不成你给孩子说,走,爸爸带你斗地主?带你玩儿王者荣耀?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孩子不是需要你当拉拉队,而是希望你能成为他的队友或者教练。这,你还不一起成长,能行吗?

基于这些闲谈,所以就应了宁远总结的那句话,「生命不可能完美,但我们也要做出不可能的改变」,这个改变,就是我们自己。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