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中国文脉》读后感_800字

(2019-08-06 11:34:27) 读后感

《中国文脉》读后感800字

第三次读完《中国文脉》,感慨颇多。

“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因此作者便以此书提醒和弥补。中国文脉,以史为骨,以美为翼;贯穿中国千年文学发展的生命潜流。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引,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再从秦汉一统到唐诗宋词元明清史…一气呵成,浩浩汤汤;古今沟通,文理相连。

\世界上只有一个民族,几千年仅用黑色,勾画它的最高美学曲线。其他色彩,只是附庸。\笔墨历史,妙笔丹青,悠悠千载,承载文明。墨色,不只是中国历史哲学,亦是美学。回想起儿时学书法时的每一次提笔,都有一种与历史共鸣的感动。不论是篆隶草行楷中任何一种,都将脉、气、势融入其中,我想我大概明白了这些不可名状的东西,就是文脉的灵魂吧。

\天地自有天地的宏大手笔,一撇一捺都让万方战栗。\黑格尔所言,世上最深刻的悲剧冲突,双方不存在对错,只是两个都有充分理由的片面撞到了一起。双方都很伟大和高尚,但各自为了自己的伟大和高尚,又都无法后退。想起来诸子百家,我不仅喟叹:\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大风起兮云飞涌,九万里苍穹。江山逐鹿谁争雄,百家诸子显峥嵘。诗书礼易乐中庸,阴阳道从容。六韬三略指兵锋,纵横九州笑谈中……纵观万物,任何事物就像这所谓的规则一般,并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一旦创建就可以永享太平;也不是一旦破裂就全然崩塌。这个世间需要补,天下需要补,人心亦如是。君子之道,在自我与本我中对立统一。要世间接受自己,便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希望自己不被世间充分接受,这是对自我独立精神的坚定固守。不论是在路上的孔子,还是往以千万人,都承担着这个矛盾。

与前两次只一味感叹这股潜流将中国文化底蕴互相叠加之后的生命力不同,这一次却更多地思考与人类自我的关系。文脉之根,在于魂脉,即人格之脉、精神之脉。历史中不乏有君子小人,最后也正是落到人格之辩论上。不论身处何时何处,两者的双向存在关系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命题,也是值得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