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_读后感_500字
(2020-01-24 02:32:36) 读后感 -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_读后感500字
十八岁那年,我考大学:读书就是一切,世界是不存在的。
以后得很长一段时间内,生活是抑郁的,人生是浪费的,可是整个社会,如果历史拉长来看,却是在抑郁中逐渐成熟,在浪费中逐渐累积能量。因为,经过压追的人更认识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难得。
那个“愚昧无知”的乡村对于我,究竞是一种剥夺还是给予?
十八岁离开了渔村,三十年之后我才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明白了我和这个渔村的关系。
离开了渔村,走到世界的天涯海角,在往后的悠悠岁月里,我看见权力的更迭和黑白是非的颠倒,目睹帝国的瓦解、围墙的崩塌,更参与决定城邦的兴衰。这些使我清醒,仿佛是锚,牢牢定住我的价值。
那“愚味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
同时,我看到了自己的残缺。我强烈的感觉到自己对生活艺术,包括品味和态度的笨拙;渔村的贫乏造就了我美的贫乏。
可是信息时代的年轻人们,你们这一代的“定锚”价值是什么?也许你会挑衅的说:这是一个无所谓的问题,因为我们只为自己而活?
������������������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