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革命: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变革》读后感_1400字
(2019-08-13 03:24:32) 读后感 -
《智能革命: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变革》读后感1400字
读《智能革命》让我改变了很多方面的思路,记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还是个初中学生,有幸读到了Negroponte的《数字化生存》,虽然书已经不见了,但是他的封面还在我的脑海中,当时我读了3次才读懂,笔记做了很长,很多问号在书中,以致之后借我这本书的人都觉得惊讶,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触发了很多对未来的思考,在之后的十年当中我一直以这本书的内容对照数字化的发展,当中的很多概念使我加快了在生活学习中步伐;但十多年后我对IT方面的发展迷茫了,到达了一个瓶颈,Windows不断升级,速度不断加快,但我觉得难道就只是这样吗?没有发展了吗?2012年看了《大数据》,感觉到方向被重新定义,事实证明这个方向也是正确的,近几年来大数据发展飞速,有了质的飞跃,但我会有一个思考,这些大数据、海量的数据难道就这样静静的躺着吗?会有更加多的变化吗?曾经是图书管理员的我一直在想,谁去管理这些数据呢?怎么样才能把这些数据价值化呢?许许多多的问号在我的思考当中;今年年中回到中国,看到了大数据对社会方方面面的革命,看到了《智能革命》使我的思想有了增添了无数内容,不再只停留在刘慈欣《三体》的科幻当中。
人类从使用火种和工具一直到现在,所有的发展都是人类能力的延伸,飞机汽车让我们走得更远,各种机器让我们力气更大,但一直以来都没有一种工具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人类学技术还是靠人教,学语言还是得背,学做人还是父母身教,还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延展我们的智慧,在我看来,AI就是这个让我们更加智慧的技术。以前,知识靠书记录,一个人学富五车已经很厉害,但以我估计现在的孩子在十二岁以前都已经可以做了,这都源于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随时得到我们想要的知识而无需等待,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学科而无需教授,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学习是没有多少成本的,我们不用去书斋,不用拜师,不用走万里路,不用十年寒窗,只要你想你就能学。可是前提是学也是需要时间的,学习一门外语可能需要三年,成为某个技术高手需要一万小时,人工智能来了以后,我们并不再需要这些,所有知识都触手可及,人类的历史和技术高度集成,人人都是这些知识和技术的教授,于是智慧高度再次提升。
而我想的是,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人何以成人呢?我们还能干什么呢?我知道这个时代很快会到来,呈指数的科技革新使发展周期不断缩短,很可能会在我有生之年出现,我和我的孩子将用什么的方式去融入这个新的世界呢?律师、医生、会计、科学家、码农等等的职业取代了农民,而现在这些职业又会被什么新职业取代呢?很多人说是艺术,创意,但我觉得的是哲学,追问人生变得更加迫切,我们也有大量的时间去做这件事情,人际关系研究、心理学这些学科也更加实用。看到很多言论说AI之后人类会被机器统治,我觉得不然,因为人类的行为很难预测,诱因太多,我们用尽机器去预测体育赛事的结果,但还并不能做到100%准确,还经常出错,原因是因为人的不可预测性太多,一群人的不可预测性就更加多,变化已经大大超过了宇宙粒子的总量,不确定性是人类的主题,也是世界多姿多彩的源泉,AI只能通过人的行为去预测,但人心不可量,也不可测,你看不见,也摸不着,更加难的是量化。人有生死,使得一切对于人来说有终结,可是机器无生死,一个苹果怎能知道小狗的内心呢,一只小狗何尝能懂得主人喜怒哀乐的原因呢,人类的多样性更加使这种精确的预测变得不可能。
从《智能革命》中我看到了我以后的路,看到我该转变的地方,心中有了未来的模样。。。。。。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