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癌症楼(诺贝尔文学奖经典)》读后感_800字

(2019-09-18 08:22:30) 读后感

《癌症楼(诺贝尔文学奖经典)》读后感800字

#只有医生知道1,2,3# #無欲則剛#

看这本书初始,当初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被长且复杂的俄文名字支配的恐惧变得那么熟悉,甚至更为可怕 (๑ó﹏ò๑)。读了此书的一半,还是没有完全理清那些名字是同一个人,尤其是情节没有很多的角色,那时我下定决心,不再轻易读俄国小说。

读到第五章之前,觉得时代感甚是遥远,想象不出脏兮兮的却医技口碑颇佳的医院,还有作者描述出的夸张的病症。这一章剖析了医院和医生不为门外汉悉知的行业规则。而且在现在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似乎也是适用的,从某中意义来说,多年前的癌症楼,现在也夹落于医患这座峻岭中。

◆ 第五章 医生的焦虑

>> 对医生来说,这时便会意识到无能为力,意识到治疗方法很不完善,而对心灵来说,产生的是一种惋惜,一种最常见的惋惜之情;这个忧郁的鞑靼人西布加托夫,是那么温顺、有礼貌,从不忘记别人对他的好处,可是我们为他所能做到的却仅仅是延长他的苦痛。

>> 不要让濒临死亡的病人待在医院里,应当尽可能让他们死在院外,这也能提高床位周转率,对留下的病人可以减少心理压力,统计数字也会显得好看一些。

以上这两个叙述太过真实,但也是理性的。大道理就这样才在我们面前:医生不是万能的,他们被人们尊称为白衣天使,但也不是战无不胜的,尽管他们仍在匍匐前进,积极探索。医学绝不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好活,事实上,世上任何人对任何事所下的结论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因为,那样一来,生活也就会停止不前了。一代一代的后人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当然作者并非通篇都在构造苟延残喘的绝境,这里面有学无止境的好学,有及时行乐的乐活,医院墙外的截然相反的健康和积极,墙内也有,尽管是少数人,但真理不就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么?那就是——必须尽快向生活索取,而且愈早愈好,愈多愈好。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