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读后感_2600字
(2019-08-30 09:55:57) 读后感 -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600字
这是我读过的欧文亚隆的第四本心理小说,据说这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书的前言里亚隆介绍了他童年时的家庭背景:他的父母均来自靠近波兰的一个俄罗斯小村子,一战后移民到美国华盛顿,目不识丁的父母在一个贫穷混乱的黑人小区里辛苦地经营着一家杂货铺来供养全家人,而小亚隆则每周两次心惊胆颤地骑着脚踏车穿越街区去中央图书馆借书还书,培养了他对小说的热爱。看到此我更以为本书是亚隆的半自传,可等我看完书才发现,原来这是由六个基本相互独立的故事组成的,尤其是后面两章,主角心理医师甚至不再是欧文.亚隆。不过,当然,里面应该都穿插了亚隆见识过的病例以及他的医疗思想。
与书同名的第一章一开头就是描述年已六十的亚隆做的关于他已去世10年的妈妈的一个噩梦,梦让亚隆震惊地发现他原来一直都渴求他最不喜的母亲的首肯,后来他让自己回到梦里与母亲和解。这章的最后亚隆母亲断言: ”你以为我在你的梦里。那不是你的梦,爱儿,那是我的梦。做妈妈的也有她们自己的梦。“ 这是什么意思呢?妈妈们的梦是什么呢?永远被孩子所需要吗?
第二章 是我最喜欢的一章,它描述了亚隆在一位具有非凡人格魅力的晚期癌症患者葆拉的引导下确立了他的死亡观,她让他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一个部分, “坦然面对死亡可以让人以更丰富、更满足的方式体验人生“。而我特别喜欢本章的另外一点是亚隆描述了他的宗教观的转变。他讲了一段故事:他十二三岁时碰见一位刚参加过二战、经历过诺曼底登陆的士兵,当他听亚隆说到对上帝的怀疑后,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圣母和耶稣的画像,让亚隆大声读它后面的话,“战壕没有无神论者”。亚隆深受感动,认为“这是个预兆,象征神终于找到了我”。此后两年他一直把它放在皮夹里,不时拿出来思索。然而有一天,亚隆突然问自己:“就算战壕里没有无神论者,又怎么样呢?就算如此,也只是更说明了信仰随恐惧而生。我们需要也想要有神,但光是期待并不能就让它成真。信仰,不论多么热切,多么虔诚,多么强烈,都对上帝是否存在的事实未置一词。……虽然死的念头一直让我觉得恐惧,但我宁可有这样原始的恐惧,也不想接受某些因不可解而更富吸引力的信仰。我痛恨‘正因为它不可解,所以我信’这样的说法。” 对我而言,这些话真是一语中的。但作为治疗师的亚隆了解宗教信仰对有些人来说是安心力量的来源,若没有更好的取代方法,他绝不去干扰。而和葆拉的接触让他对信仰、易经、塔罗牌、星象命理等等多了更多的包容,他说“虽然我觉得她的信仰不真实,但他们亦不容否认。“我钦佩他这种既能温和地坚持自己的信念、但又尊重包容别人的观念的做法。
第三章较短,没有一位像葆拉一样的精彩主角,但我学会了一个词:“大地之母“,并且了解到 “大地之母”——即一直舍身为人的模范人物的痛苦。“我们视为模范的人物也会受模范所折磨。其实他们会绝望,会为母亲去世而哀伤,也会嗟叹怨恨人生,他们甚至得伤害自己,才能停止奉献、不再施予。“ 多么悲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会造成这样的个性呢?可惜受不合理的医保制度的限制,亚隆医生无法为梅格洛莉亚做跟进治疗,不知她能否会有这样幸运的机缘巧合在余生摆脱或减轻做模范对她的折磨。
第四章的女主角是一位丰富复杂性不输于葆拉的女外科医师——艾琳,她因为一连串和自己关系紧密的人的死亡——哥哥、丈夫、父亲、教子、前男友而痛苦绝望,她惧怕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后再遭受失去所爱的巨大痛苦;此外,连续不断的亲近之人的死亡让她觉得自己是灾星,会让任何靠近她的人深陷危险,因而她拒绝和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而亚隆尽管时常感到无力沮丧,仍然从没放弃帮助艾琳,终于在治疗进行到第五年时,艾琳走了出来,在和亚隆告别之际,她告诉亚隆:“最有帮助的地方是关怀她,不因她所说所做的而退缩,握着她的手,随她的情况临机反应,肯定她所承受的严酷考验,允诺和她一起经历这一切。“这章让我对丧偶人士的痛苦有了一个粗浅认识。亚隆发现在心理医师帮助下恢复得较好较快的丧偶人士一般会用两年的时间走出来、回归正常生活。天呐,那么那些得不到好的援助的丧偶人士要如何、多久才能走出这巨大的痛苦呢?我想起我们中国俗话还常常以不尊重、调侃的口吻谈论 “小寡妇“、“寡妇门前是非多“等,这是多么的残忍。
第五章开始欧文.亚隆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名叫赖许.厄尼斯特的年轻医师。他和一位35岁刚离婚的女士梅娜刚开始两看两相厌。后来因为赖许的一次粗心,梅娜听到了赖许对她的非常负面的一段评价。愤怒的她出于报复心理,每次和赖许见面时就抛出录音里的一截内容来戏弄试探赖许。而赖许医生虽然惊诧、常常被逼得狼狈不堪,但他一直没有退缩、回避,而是抓住这个难得的病人暴露真情实感的机会,找到为梅娜精神治疗的突破口。最后,赖许医生的真诚和勇气终于将他自己和病人带出了沼泽地。
第六章的风格和前面五章很不同,因为它的主角是一只第九次转世的妖猫。不明白为什么前面说自己是个无神论者的亚隆会突然写这么一个灵异的故事。故事里赖许医生通过奇妙的机缘结识了非常美丽迷人的阿提米丝,却和别的男人一样在和她发生亲密关系后被一个异常恐怖的噩梦吓得离阿提米丝远远得。后来赖许医生从阿提米丝那儿读到了她外婆留下的信,了解了一个影响了祖孙三代女人离不开男人、可又留不住男人的灵异故事,而故事的主角是一只叫做梅尔盖许的转世了八次得猫。当晚在他们入睡后妖猫又出现了,而赖许医生拿出心理医生的本领看透这猫其实是用复仇来转移对死亡的恐惧,并开导它, “最怕死亡的人正是最不能好好发挥生命的人,用尽生命,让死亡只得到糟粕,只剩下光辉燃尽的躯壳“。最后,妖猫听了他的劝解,不再把这余下的最后一命全部耗费在复仇上。
本书一如既往地引入入胜。除了有趣的故事和人物,它最打动我的还有里面的心理医师展现出的真诚与努力。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缺陷:比如虚荣、偶尔缺乏耐心、时而笨拙,但是由于他们对于帮助病人的真诚心愿、和对生命的意义的真诚探索,锲而不舍的他们常常能陪着病人成长。然而,同《诊疗椅上的谎言》和《爱情侩子手》一样, 虽然这本的故事也很精彩、也有让人深思、感动的句子段落, 但我还是最喜欢第一次读到的《尼采在哭泣》,可能是因为那整本小说都围绕尼采一个人展开,对人物的心态变化的讨论能更深入完整。最后,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个小说集要叫《妈妈及生命的意义》,好像除了第一、二个故事外,其余的都找不到有妈妈的影响的明显痕迹。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