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全集)》读后感_1200字
(2019-08-10 15:17:10) 读后感 -
《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全集)》读后感1200字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罗曼·罗兰的大作《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本书经过傅雷先生行云流水的翻译,让人身临其境,与主人公 “同呼吸、共命运”。
约翰·克利斯朵夫跌宕起伏的一生由交响曲的四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快乐、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第二乐章,天真、专横、过激的青年时代,横冲直撞征讨当时社会、艺术的谎言,挥舞着堂·吉诃德式的长矛,弄得众叛亲离、远走他乡。第三乐章,温和、恬静,咏叹友谊、爱情。第四乐章,疾风暴雨,遭遇生命中的大难关 ------ “情欲” 狂飚,差点被摧毁,结果却趋于清明高远之境,透出另一世界黎明的曙光。曲终,归于恬静,完美谢幕。
好的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代入感,让人身在其中。童年时代的克利斯朵夫与奥多似爱非爱、孩子气的朋友关系,第一次的爱情经历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仿佛看见多年前早已遗忘的自己。
背负着姐姐安多纳德期待的弟弟奥里维,大考前的思想状态,与我们学生时代的经历何其相似。考试前的紧张、焦虑、害怕,巴不得大病一场躲过考试;考试后等待分数的期待、烦躁;查看分数时的紧张、害怕、甚至希望这一刻永远不要到来;天遂人愿后的狂喜。在作者笔下惟妙惟肖,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当约翰·克利斯朵夫自认为最骄傲的音乐被指挥家刻意误导,演奏得面目全非,从而导致所有人的侮辱、咒骂,伤心欲绝,准备结束生命之际,是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为他疗伤。看到大自然中一个个生灵的和平、欢乐,他忘了一切,拥抱着美丽的树,把腮帮贴着树干;扑在地下,把头埋在草里,让生命的美,生命的温情把自己包裹、渗透。他爱生命,不舍与它分离,如醉若狂的拥抱着土地、拥抱着生命。看到这里热泪盈眶,跟着克利斯多夫完成了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一次蜕变,也让我们更热爱自然、珍惜生命。
生活不易,我们看到的只是成功者最后的辉煌,中间曲折、痛苦、挣扎、几度放弃的过程完全被忽略。通过作者描述,成功者奋斗的艰难过程在书中一点点展现,给我们提醒和警示,只有坚持不断努力,一点点完善自己,生活才会慢慢变成我们希望的样子。
好的文学作品总会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给人警醒,书中描述克利斯朵夫想离开家去法国,而母亲不愿他离开,原本相亲相爱的两个人都不知如何处理这件事,导致原本亲密无间的两个人相互折磨,彼此痛苦不堪。透过作者精彩绝伦的描述,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是 “相爱相杀”、什么叫 “以爱的名义”。但日常生活中,多少家庭每天都在上演 “相爱相杀、以爱的名义” 这样一出戏啊。
提醒、反省,生活中总有太多混乱与难题,阅读是穿透迷雾的一束光,是让人心底坦然和安定的力量。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境遇如何,都只能全力以赴。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