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初见卢浮宫》读后感_800字

(2019-10-03 17:42:59) 读后感

《初见卢浮宫》读后感800字

对卢浮宫名画的背景知识介绍全面,还加入作者自己观察绘画的心得体会,可以想见,作者是卢浮宫的真爱粉,也是艺术粉。我在看书的过程中也在回忆着自己第一次在卢浮宫的情景。初入卢浮宫,随意的溜达,面对稀世珍品,真正震撼我的不是绘画本身,而是参观者看到作品后的第一反应,你可以从参观者的表情,行为,参观者是否有同伴等等来判定他们对作品一个的理解和诠释。我很幸运,遇到了各种诠释,有学校组织来的,包括幼儿园小朋友,他们用画笔来描绘自己眼里的卢浮宫,有艺术史的现场教学场面,老师带领同学直面原作,讲述故事,这是最让我羡慕的方式之一,也有临摹雕塑的学生团体,看的出他们自由随性的观察着,捕捉不经意间溜走的灵感。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40多岁的男士,临摹一个雕像,全身的,古希腊风格,我本能的朝他那个角度举起来相机,他虽然发现我动机,但是不动声色的画着,我也没有打扰他,马上转向其他角度。心里默默的升腾起对他的羡慕来。我想单独来的人,都是很有目的性的,比如我,对艺术的热爱而来,比如刚才那位男士,贴近原作的临摹者,为原汁原味而来。我还拍到结伴同行的长者,她们对着作品,轻声细语的耳语,身体向前微倾,琢磨,观赏,品味,那样的情态让我看到了美术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她们生命中的比重。还有不得不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品前,人们簇拥着,拿着手机,相机,拍着,或者与之合影,情态形形色色,有的是情侣,含情脉脉的合影,有的是哥们.  激情四射的笑着。一幅蒙娜丽莎,一段段传奇往事,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为之疯狂,迷恋,你说,艺术伟大么……它可以让我们放下国籍,民族,种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专程前往卢浮宫,对着五百多年前的画作,驰骋想象,寻探究竟。它激起了一个人对未知的探求欲望,对人类智慧结晶的尊重与认同。
我一个人,飞越到巴黎,看到的都是别人眼里的卢浮宫。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