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竹乡鸡

(2021-07-08 12:00:04) 百科综合
竹乡鸡

竹乡鸡

竹乡鸡是贵州省着名的地方家禽品种之一,产于贵州北部“楠竹之乡”赤水市,属于乌骨鸡系列。这种鸡的喙、冠、肉垂、耳叶、胫、爪均为乌黑色。部分鸡的肌肉、内脏膜和腹脂膜也为乌黑色。因为这种鸡长期生活在竹林中,所以得名竹乡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竹乡鸡
  • 中文学名:竹乡鸡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鸟纲
  • :鸡形目
  • :雉科
  • :原鸡属

简介

竹乡鸡主产于贵州北部的“楠竹之乡”赤水市,属中型蛋肉兼用型鸡种。该品种鸡具有耐热、抗潮湿、耐粗饲和母鸡储脂能力强等特点。

形态

竹乡鸡单冠平头,胸宽体深,羽毛疏鬆。喙、胫以黑色为主,爪多灰色,虹彩橘黄色。羽毛多为黑色、麻黄色次之。公鸡颈、背羽毛红色,尾羽黑色中带有墨绿色光泽。部分鸡的皮、肉为乌黑色,耳垂紫黑色,虹彩褐色或黑色。

特徵

成年鸡体重:公2300克,母2100克。成年鸡屠宰率:半净膛,公80.2%,母82.6%;全净膛,公68.8%,母73.2%。开产日龄180~210天,年产蛋100~150个,蛋重54克,蛋壳以浅褐色为多,白色次之。

营养成分

据贵州科学院《贵州省赤水乌骨鸡资源调查及营养成分研究》(黔科鑒字014号鉴定书)报告称,赤水竹乡鸡含有18种胺基酸,总量为36673.38 mg/100g,为普通鸡20153mg/100g的1.7倍以上,其中人体必须胺基酸含量为14253.98mg/100g,为普通鸡9380g的1.5倍以上;还含有人体必须的Zn、Mn、Ni、Cu、Cr、Fe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同时对赤水乌骨鸡的药效作用进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它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提高耐缺氧和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养殖模式

採用已经成熟的分段式林下生态养殖技术,即通过原种场2—3周的封闭式雏鸡培育、完成初期免疫接种的健康鸡苗出场,进入养殖场(户)饲养,并通过3—5周的适应性培育过渡到林下生态放养阶段,以达到保持赤水竹乡鸡固有品质、又缩短饲养周期的目的。同时推行“四个统一”养殖方式,即“统一使用饲料原料和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生产要求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统一採用林下生态养殖模式和相关的饲养管理技术,统一疫病防治,统一组织销售”措施,整个养殖周期约15—18周,成鸡体重可达2.0—3.0Kg,养殖经济效益为10元/羽左右。

生产状况

到2007年,赤水市以竹乡鸡为主的家禽存栏量达171.5万羽,出栏量达251.2万羽;建立起年出栏100羽以上养禽大户3700多户、年出栏5000羽以上家禽养殖小区67个、年出栏5万羽以上养殖基地村38个,建成了生产竹乡鸡种苗的原种场2个,建立起以竹乡鸡生产、销售为主的专业合作社4个。

成果展示

2006年12月赤水竹乡鸡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05年6月《赤水市竹乡黑羽乌骨鸡生产技术推广与套用》获赤水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2004年3月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竹乡乌骨鸡》地方标準(DB52/451—2004);1993年3月贵州科学院完成《贵州省赤水乌骨鸡资源调查及营养成分研究》;2008年申报农业部地理标誌产品登记。

推广套用前景

研究开发赤水竹乡鸡系列营养保健食品,如乌鸡营养面、乌鸡肉鬆、乌鸡骨泥面、乌鸡脑口服液、特色卤乌鸡翅、鸡腿等产品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已经试製成功的赤水乌骨鸡营养面各项指标符合企业标準,质量优于国家标準,随着投放市场和拓展国内外市场,将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贵州省保健食品的开发作出贡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