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梵高传》读后感_1400字

(2019-09-15 19:49:28) 读后感

《梵高传》读后感1400字

文森特短暂的一生,备受极其孤独的煎熬,最终这种孤独化作熊熊大火,将他狠狠地燃烧殆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文森特小时候就表现出孤独自闭的特质,他热爱大自然,总是孤身一人跑到无边的旷野。

文森特后来每一次到寄宿学校,思乡病就会袭来。在学期结束的两个月前,他可能只身一人走回津德尔特,开始了那些漫长、孤独、自我惩罚式的出走,这成为他生命的转折点。

文森特刚满16岁便被父亲带到海牙,接手他伯伯森特安排的一个古庇儿画廊的一个销售员的职位,但很快他便陷入习惯性的孤独,宁愿一个人孤独地徜徉在附近的城郊。后来被安排去了伦敦,然而孤独的老毛病依然纠缠着他。他说,在这儿,我完全没有存在感可言。

文森特在伦敦艰难工作的同时,他的提奥却在古庇儿画廊的工作却做得风生水起,得到的极大的提拔。父母开始对文森特越来越失望,他和家庭关系开始出现了裂痕。

文森特后来被古庇儿画廊解雇,他把这次解雇称为“一场灾难,仿佛一下子掉进了黑洞,苦心积累的一切轰然倒塌”。几经周折,他开始决定做一名传教士,将他人引向真理的抱负深深扎根在文森特的本性中,多年来的疏离和过于自我的独自沉思让他迫切地渴望劝诫他人。然而文森特立志成为一名传教士的念头只维持了一个月有余。

文森特在和老朋友哈利分别的时候,突然道出了一番饱含情绪的、布道式的告白。在那一刻,他感到这个平凡的世界突然被那些不平凡的思想点亮,自那以后不久,他就决定做一位牧师,并且尝试各种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可是就像他日后做得各种事情一样,每一次都投入自己全部的能量,每一次都耗尽自己所有的精力,但是一次次的失败无情地消耗着他的生命。

文森特想学习神学,需要首先被大学录取,他开始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在学习上。他的老师科斯塔目睹了他热情逐渐熄灭的过程。随着一次次考核的失败的,尽管他表示自己已经尽了十二分的努力,家人也逐渐对他失去了信心。

文森特需要艺术来逃避世界,重构现实,尽管他离经叛道,满心虔诚,但宗教从来都不能填补他心中的缺口。艺术和宗教最终成为了文森特想象世界的两大源泉,给他带去抚慰和光明,将苦楚化为安慰,将忧愁化为快乐。

文森特后来突然被博里纳日的煤矿矿工吸引。在万物萧条的严冬,如同朝圣一般,他只身前往博里纳日,追逐那个想象中的自己。这个被称为黑乡的地方,冬天里,雪花一旦落下就变成了黑色,夜晚则遁入一片杳无人烟的死寂。

文森特开始在这里为煤矿工人中的病人布道,可是不久之后,他的偏执开始让他自暴自弃,他只吃稀粥、糖水和不涂黄油的面包,别的什么都不吃,他衣衫褴褛,邋里邋遢,经常在寒冷的冬天不穿外套,他住在茅草棚中,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同时拒绝听从他人的建议。他这种癫狂式的布道方式激怒了当地的教会的其他成员,很快福音传道终止了文森特的牧师资格。

文森特在和弟弟提奥激烈地争吵之后,对家的渴望战胜了回家的羞耻,他终于回家了。但是他太让父母失望了,父母开始对儿子保持着距离,和父亲激烈争吵之后,他又返回了博里纳日。

文森特更加变本加厉地对自己百般摧残,令冷漠的博里纳日人都惨不忍睹。那个冬天,无论风暴还是雨雪,在那片萧瑟的土地上,都能看到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文森特赤脚游荡的身影。

文森特开始画画,他疯狂地做着各种绘画的练习。1880年10月,成为艺术家才两个月,文森特离开了博里纳日,他在世上的日子仅剩不到十年了,恰巧是他一生的四分之一。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