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向:用工程师思维解决商业难题》读后感_800字
(2019-08-16 03:56:50) 读后感 -
《转向:用工程师思维解决商业难题》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是想找一种工程师考虑问题的思维,这本书讲的是工程师做事的思维,也是有启发。最后的译后写的很好。直接摘录了。
首先要搞清工程学的定位。自古以来,科学、哲学和宗教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致力于发现和追求它们自己的真理。科学针对自然界,哲学针对社会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宗教则依靠超自然力来解决一切问题。与数学家和科学家不同,工程师的任务是发明,是通过创造来顺应自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而技术则是科学和工程的结晶。所谓技术人员,其实就是工程师。数学是为了满足其自身逻辑完整的学问。但出乎意料的是,它被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家和工程师多半重视数学。目前看来虚无缥缈、抽象难懂的数学分支,说不准何时就派上用场了。
那么工程师如何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呢?他们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模块化的系统思维。把复杂问题和系统分解为子问题和子结构,称为解构;之后分而治之,找到各部分的解法,再加以综合,称为建构。该方法有三个要素:结构、约束、取舍。所谓“结构”就是要“于无声处听有声”,从初步的概念、构想中“看”到潜在的结构。“约束”有两种,一种是负约束,如金钱、人力、时间、自然等方面的限制。负约束又分激进型(如赛车会因追求性能而降低安全标准)和保守型(如邮轮将安全放在第一)。另一种是正约束,系人为添加约束以达到最好效果,如24个时区的划分。取舍容易理解,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必须“忍痛割爱”!不过正确的决定往往不好做。有几种方法是工程师常用的:一种是优化,即在多种方案中找到最好的一种,并变动影响结果的因素(称为参数),以便得到最好的解;另一种是标准化,也就是要尽量用通用的方法和零部件,使解决方法容易实现和管理。为了验证解法的优劣,制造一个原型,加以试验、改进,直到满意为止。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