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李飞刀:多情剑客无情剑》读后感_1000字
(2019-09-17 23:59:51) 读后感 -
《小李飞刀:多情剑客无情剑》读后感1000字
十岁左右,最开始看《七侠五义》、《薛刚反唐》、《呼家将》、《燕山罗成》、《薛丁山征西》一类的传统小说。五年级左右开始读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迄今仍是最喜欢的五本书之一,对三观影响很大,心有浩然正气,也有万千柔情。
初一时从同学那里拿了一本残缺不全的书,《大金鹏王》,是陆小凤系列的第一本,那是古龙成熟期的作品。情节之紧凑,构思之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语言凝练华美,一时惊为天人,开始发狂的找古龙的书来看,深刻影响了自己的行文风格。从此以后的若干年时间,通读各大名家作品。武侠小说常常在闲暇时、旅途中、生病时出现在案头,陪伴我走过了很多美好的日子。
实事求是的讲,武侠世界,读来读去,还是金庸。金庸的作品局面宏大,荡气回肠,遣词造句大巧不工,文字从绚烂回归平凡,唯有张爱玲可以匹敌,着实是仙佛一般的存在,适合任何一个年龄段读。金庸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没有之一。
然而闲暇或者压力大时,我愿意随手翻看的,却是古龙。主要原因在于金庸篇幅太长,就像60集电视连续剧,翻开就没完,有点发怵;而古龙中后期的作品,简短精炼,几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一本,心情愉悦。以《陆小凤》、《楚留香》、《七种武器》等为代表。
金庸像一位老师,你仰视,敬之爱之;古龙像一位朋友,很随意的样子,就坐在你身旁。但他们都是温暖的、可以走进你内心的人。后来读了梁、温等无数大家之作,再也没有读古金的感觉。或许是其他人造诣未至,也或许是我自己,少年时的心境不在。
古龙早期的作品可以看到中国传统评书,以及金庸作品的影子,客观的讲不咋样。但也有一些很好看的,比如《孤星传》,1960年作品。我觉得先生的作品从70年代开始找到感觉,几本楚留香系列的续集风格尽显。《多情剑客无情剑》这套书处于风格过渡期,所以还不是最佳状态。
虽不是最佳状态,也足够让小李飞刀天下闻名,也足够让李寻欢名列武侠名人堂,而且排名超级靠前。李寻欢、郭嵩阳枫林一战荡气回肠,李寻欢、上官金虹初见时目光相遇的一幕更是动人心魄。
后期《蝴蝶·流星·剑》,《白玉老虎》,《七星龙王》等都是我非常喜欢的,那时的文字圆融成熟,就像孙老先生的棍子一样,已得天机。先生最后一部作品《猎鹰·赌局》在我初中时在镇上赶集时购入,可惜从此之后,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再无传人。如今金庸大闹一场,悄然离去,与古龙为伴,论道白云之间,想来不会寂寞。
江湖不在,侠义永存。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